家孥寄人食,一身居都门。
谁言不易居,寝处长苦闲。
昼倦俄欲觉,诸生诵已繁。
取书与相和,梦我丱角年。
从嘲先生痴,涸辙枯微官。
尚憎凤皇池,今为鹅鸭喧。
岂知无巢者,暮雨鸦飞翻。
十旬沈我书,方寸丛忧患。
耐闲特不易,所学诚空言。
官学杂诗
家孥寄人食,一身居都门。
谁言不易居,寝处长苦闲。
昼倦俄欲觉,诸生诵已繁。
取书与相和,梦我丱角年。
从嘲先生痴,涸辙枯微官。
尚憎凤皇池,今为鹅鸭喧。
岂知无巢者,暮雨鸦飞翻。
十旬沈我书,方寸丛忧患。
耐闲特不易,所学诚空言。
注释:
- 家孥寄人食:家中的妻儿寄住在别人家吃饭。孥,儿女;家,指妻子儿女;寄,寄住于他人之家;人,人家,别人的家。
- 一身居都门:独自一人居住在京城的大门处。都门,古时指京都城门。
- 谁言不易居:谁说居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寝处长苦闲:睡觉时常常感到孤独、无聊。长,长久;苦,痛苦;闲,空闲。
- 昼倦俄欲觉:白天困倦时突然想要入睡。昼,白天。倦,疲倦。
- 诸生诵已繁:许多书生已经读了很多书。诸生,泛指读书人。已,已经。
- 取书与相和:拿起书来与我相互讨论。取,拿来;与,给予;和,和谐地交流。
- 梦我丱角年:梦见自己小时候的样子。丱,即“总角”,儿童头上两束头发扎成的环形发饰。角,童年。
- 从嘲先生痴:被嘲笑为愚蠢的人。从,跟随;嘲,嘲笑;先生,对老师的尊称;痴,愚蠢。
- 涸辙枯微官:像干涸的车辙一样,地位低下微薄。涸辙,干裂的车轮痕迹。枯,枯萎;微,微小。
- 尚憎凤皇池:还厌恶凤凰池(古代的一种美酒)。尚,仍然;憎,讨厌;凤皇,凤凰的美酒;池,池塘。
- 今为鹅鸭喧:如今却被鹅鸭吵闹声所干扰。今,现在;为,给;鹅鸭,鹅和鸭子;喧,喧闹。
- 岂知无巢者:哪知道没有鸟巢呢?岂,难道;知,知道;巢,鸟筑巢的地方。
- 暮雨鸦飞翻:傍晚下雨时,乌鸦飞起盘旋。暮雨,傍晚的雨水;飞翻,飞起来又翻腾。
- 十旬沈我书: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我沉浸在书本之中。旬,十天为一旬;沈,沉浸;我书,我的书。
- 方寸丛忧患:心里面充满了忧虑和烦恼。方寸,内心;丛,聚集;忧患,忧虑和祸患。
- 耐闲特不易:能忍受清闲是非常不容易的。耐,忍受;闲,清闲;特,特别;易,容易。
- 所学诚空言:所学的只是空洞无用的话语。学,学习;所,动词;诚,确实;空言,空洞无用的话。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清贫生活的无奈和对知识的渴望的诗歌。首句“家孥寄人食”表达了作者的窘迫生活,他的妻儿寄住在别人家里吃。接着“一身居都门”描绘了作者孤独的生活状态,他独自一人居住在京城的大门口。第三句“谁言不易居”则表达了他对清贫生活的无奈,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未来充满期许。第四句“寝处长苦闲”描述了他在睡眠时常常感到孤独和无聊。第五句“昼倦俄欲觉”则是他在白天休息时突然想要入睡,反映了他的疲惫和压力。第六句“诸生诵已繁”描绘了其他学生都在忙碌地阅读书籍。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他对于这种生活的不满以及对于知识的追求:“取书与相和”是说他拿起书来与我讨论,“梦我丱角年”则表示他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样子,充满了怀念和感慨。最后两句“从嘲先生痴”则是被嘲笑为愚蠢的人,“涸辙枯微官”则形象地比喻自己的地位卑微。最后两句“尚憎凤皇池”和“今为鹅鸭喧”则分别表达了他对于高贵酒池的厌恶和现在的喧闹环境。最后一句“岂知无巢者”则表达了他的豁达和乐观,即使没有栖息之所也能安然自得。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疾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