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城水南流,春来绿渐肥。蒋山绕其北,白云相委蛇。
精蓝割山光,修竹何猗猗。岸回林梢密,桃李能成蹊。
置堂于此间,非瓦而茅茨。据榻揽峰岫,开窗弄涟漪。
堂前何所有?鱼鸟常忘机。堂后何所有?儿女从玩痴。
堂中何所有?夕阴与朝晖。壁间复何有?旧拓兼新诗。
人言此堂陋,华庑宜纤儿。或云此堂偏,当路谁高栖?
自从堂之成,使我壮志亏。宁馨必匿笑,焉知旷士怀!
【注释】
濠堂:在今江苏江宁县西,有一座山,山上的蒋山环绕着它。精蓝:指深绿色的竹子。何猗猗:多么茂盛的样子。夕阴:夕阳的余晖。朝晖:晨光。壁间复何有:墙壁之间还有什么呢?旧拓兼新诗:墙上又有什么新的诗作。宁馨必匿笑:高傲自大的人必然要嘲笑别人。焉知旷士怀:又怎么知道我胸怀旷达呢?
【赏析】
《濠堂》是明代诗人唐寅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以濠堂为主体,通过对濠堂的描写,赞美作者的人格和志向,抒发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首联“抱城水南流,春来绿渐肥。”写濠堂四周的自然风光。“抱城水”,指护城河,这是南京的一个名胜古迹。“春来绿渐肥”是说春天来了,护城河水渐渐变暖,绿意盎然。这既是写景,也是点明濠塘所在的地方。
颔联“蒋山绕其北,白云相委蛇。”写濠塘四周的山水景色。“蒋山”即钟山,位于南京东北,是金陵的著名风景,是历代帝王所建的行宫所在地;“白云相委蛇”是说白云缭绕、变幻多姿。
颈联“精蓝割山光,修竹何猗猗。”写濠塘中的景物。“精蓝”是指深绿色竹子,“割山光”指竹叶倒映在水面上,与山光相互辉映。“修竹何猗猗”写竹林茂密,风吹过来,发出沙沙的声音。
尾联“置堂于此间,非瓦而茅茨。”“置堂”指建造房子,“非瓦而茅茨”是说不用瓦而用了茅草屋顶,说明作者选择了一个简陋的居住环境。“据榻揽峰岫,开窗弄涟漪。”“据榻”指靠在床榻上;“揽峰岫”指手扶着山峰;“开窗”指打开窗户;“弄涟漪”指拨动水中的涟漪。这里既写了濠堂的居室环境,也写出作者的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末联“堂前何所有?鱼鸟常忘机。”“鱼鸟常忘机”的意思是说鱼鸟总是忘记机巧,不计较利害得失,自由自在地生活着。这是写濠堂周围环境的闲适。“堂后何所有?儿女从玩痴。”“堂后”指濠塘后面的庭院,“从玩痴”指随处玩耍,无忧无虑。这是写子女们在这里嬉戏的情景。“夕阴与朝晖”写夕阳和初升的太阳,暗喻人生的变化和无常。“壁间复何有?旧拓兼新诗。”“壁间”指墙壁上。“旧拓兼新诗”意思是墙上又有什么新的作品呢?这里的“旧拓”可能指古人留下的书画碑刻等作品,而“新诗”则可能是自己写的诗歌。这是说墙壁上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但又有古人留下的书画碑刻等作品,又有自己的诗作,这也算是一种文化积累吧。
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在濠塘边建造的简陋居所,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文人追求自然、崇尚自然的美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