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茅在濠上,岁暮一凭栏。
叠阜云边色,虚堂雪后寒。
妄怀当世意,端欠此心安。
建业城东水,殷勤不严看。
岁暮
结茅在濠上,岁暮一凭栏。
叠阜云边色,虚堂雪后寒。
妄怀当世意,端欠此心安。
建业城东水,殷勤不严看。
译文
岁末之际,我在濠上的小屋旁结下了茅屋,年关将至时我常常倚靠在栏杆上远眺。
远处的山峦被云雾缭绕,呈现出淡紫色;空旷的厅堂在雪后的冷风中显得更加清寂。
心中妄念着世间的名利欲望,却总感觉缺少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建业城的东面有条护城河,虽然我不以严谨的态度去欣赏它,但仍然会不时地观望。
注释
- 岁暮:一年将尽之时。
- 濠上:濠河之畔,此处指作者居住的地方。
- 结茅:搭建茅草屋。
- 岁暮一凭栏:每年年末的时候,作者都要站在栏杆上远望。
- 叠阜:高耸的山峰。
- 虚堂:空荡的大厅,形容没有装饰的屋子。
- 妄怀:不切实际的希望或打算。
- 此心安:内心平静无扰。
- 严看:严密地观察或注视。
- 建业城东水:指的是南京城南的秦淮河。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描绘了一个诗人在岁末时刻的景象与心境。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内心的感慨。
首句“岁暮一凭栏”,直接点明了时间背景——岁末之际,诗人站在栏杆上凝望着远方。这一句不仅设置了场景,也预示了诗人即将展开的思绪。次句“叠阜云边色”进一步描绘了远处山峦的景色,用“叠阜”形容山峰层叠起伏,而“云边色”则增添了一抹朦胧的美,使画面更加生动。紧接着,第三句“虚堂雪后寒”转向室内,描述了空荡的厅堂在雪后显得更为清冷,这样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寒冷。
诗的最后两句“妄怀当世意,端欠此心安”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失落。他虽有志于天下大事,却无法摆脱内心的不安,这种矛盾的心情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最后一句“建业城东水,殷勤不严看”则是诗人对于建业城东的秦淮河的描写,尽管他并不以严肃的眼光去看待这一切,但仍然会不时地驻足观望,这或许是他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也可能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诗人在岁末时分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述和内心情绪的抒发,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性,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