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子终何成,时哉无好手。
狂夫复登高,临江作重九。
【注释】
竖子:古代称男子。好手:指才能出众的人。狂夫:放浪不羁的人。登高:登上高处,此处指登山赏秋。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那竖子终究没有成就,当今世上却没有能成事的人才。放诞不拘的狂夫又登高临江,作《重九》诗。“竖子”句用典,语出《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朱熹集注:“‘竖子’谓其年少无赖者也。”“时哉”二句化用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全诗抒发了诗人对时势的看法和感慨。《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题为“驱车上东门”的诗,其中有“置酒欲延客”“清夜何皎皎”的描写,与此诗中的“临江”相类,但此诗的主旨却与“驱车上东门”迥然不同。
首句“竖子终何成”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的发泄。他感叹那些少年人不能成大事(“终何成”),而自己也不能在乱世里有所作为(“无好手”)。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次句紧承上句而来,进一步说明为什么那些少年人没有成事,而诗人自己又不能有所作为。这是因为时运不济,人才难得(“时哉无好手”)。
第三、四句是说那些放浪不羁的狂夫们,又有谁能够登上高山,面对长江,吟诵《重九》的诗篇呢?这两句是说这些狂夫们虽有才气,但没有好的环境、时代,他们也只能发发牢骚而已,而不可能有什么成就了。这是对那些狂夫们的讽刺。
最后两句则是说,既然时运如此,那么人们就应该饮酒赋诗,以排遣心中的忧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劝慰人们不要为时运不济、人才难遇而忧伤叹息。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时,仍然保持着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道的失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