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与少连,尼山所不予。
谁堪於陵仲,溪刻久自处。
杂诗其二:
柳下与少连,尼山所不予。
谁堪於陵仲,溪刻久自处。
注释:
- 这首诗是魏晋时期陶渊明的作品。
- “柳下”指的是《论语》中提到的“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意指柳下惠和少连虽然身处高位但心无高志,甘于平凡。
- “尼山”指的是孔子,这里表示孔子对某些人或事不屑一顾。
- “於陵仲”指的是古代贤人於陵子仲,他因坚持自己的节操而被刻上石头以警示他人。
- “溪刻”可能是指溪边的石头上的刻字,用以警示人们不要因贪图小利而忘记原则。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某些行为高尚但因环境或地位影响而不能充分发挥的人的感叹。通过引用《论语》中的典故,诗人批评了那些表面风光但实际上缺乏远见和坚定信念的人。同时,通过对於陵子仲和溪边刻字的描述,诗人强调了坚守原则的重要性。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个人品德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