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农恭笃行,而独称我狂。
狂而有不为,吾道殊未光。
之子尝有语,闻之激我肠。
相知纵满世,幽隐谁见详?
愿言从子游,楚越空相望。
孤弦不成曲,寄声独彷徨。

【注释】

①“啸农”:指高子益。②“晋帅之辟”:晋帅,即晋王(晋宗室)。辟,征召。③“独称我狂”:独,唯独;称,称赞;我,指诗人自己;狂,放荡不羁。④“吾道殊未光”:道,指儒家之道;殊,甚;光,发扬光大。⑤“之子”:指高子益。⑥“闻之”:听到。⑦“相知”:相互了解。⑧“楚越空相望”:楚,指楚国。越,指越国。⑨“孤弦不成曲”:孤弦,单弦乐器,这里比喻诗人的才德孤立无援。⑩“寄声”:寄托声音,这里指诗歌。⑪“彷徨”:徘徊不定。⑫“相知纵满世”:相知,相互了解;纵,纵然;满,充满;世,世间。⑬“幽隐谁见详”:幽隐,隐居深山。⑭“愿言从子游”:愿言,希望;子,对人的敬称;游,交往;楚越,指南北朝时南齐与北周两个政权;空,徒然;相望,互相观望。⑮“孤弦”:指《离骚》。⑯“楚”:《离骚》中楚地代指楚国;⑰“越”:《楚辞》中越指越国。⑱“空相望”:徒然互相观望。⑲“孤弦不成曲”:《离骚》中的“孤”,是屈原自况;不成曲,没有形成完整的音乐旋律;“寄声”指以诗传达心意,但诗未能被采用。⑳赏析: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诗人正应晋王李存勖的征召,赴太原做幕僚。此诗通过描写高子益的高尚品格和自己的志趣,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友情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沉郁悲凉,充分表现了诗人在政治黑暗、社会动乱的时代背景下,追求光明的理想而不得的抑郁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