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痴不省生有涯,俯仰五十良可哀。
一生到此小结束,置我何等犹疑猜。
读尽旧史不称意,意有新世容吾侪。
自怜伎俩止于此,聊借结习藏形骸。
高楼倚天送白日,遗世傥是丈夫魁。
声销影灭夕可死,万一不死能重来。
鼓行更出背水陈,谁肯作此穷安排?
朋辈醵饮情可感,严侯有作惊雄才。
一闻楚歌气欲尽,何异垓下悲重围。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哀五十诗
狂痴不省生有涯,俯仰五十良可哀。
一生到此小结束,置我何等犹疑猜。
读尽旧史不称意,意有新世容吾侪。
自怜伎俩止于此,聊借结习藏形骸。
高楼倚天送白日,遗世傥是丈夫魁。
声销影灭夕可死,万一不死能重来。
鼓行更出背水陈,谁肯作此穷安排?
朋辈醵饮情可感,严侯有作惊雄才。
一闻楚歌气欲尽,何异垓下悲重围。
译文:
狂痴不解生死有涯,五十岁已觉人生悲哀。
人生至此小有终点,对我而言仍充满疑惑。
读尽旧史却不满意,期望新世代能容我辈。
只恨自己的才华有限,只能聊以结习藏形骸。
登高望远似与天地对话,或许能成为丈夫中的佼佼者。
生命消逝只在夕暮之间,若未死定能重见生机。
冲锋陷阵更显英雄本色,谁能忍受这样的穷困?
朋友聚会畅饮情感深厚,严君超妙作令众人惊叹。
一听楚歌便心力交瘁,怎比垓下之战更令人悲怆?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晚年感慨和对人生、历史的哲思的诗。全诗通过对比和抒情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在生命的晚期,对于人生、历史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度思考。
狂痴不解生死有涯,五十岁已觉人生悲哀。 - 开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奈和对年华逝去的感慨。”狂痴”可能指诗人对世事的执着和狂热,而”五十岁已觉人生悲哀”则是对这种执着的反思和领悟。这里的”悲哀”不仅仅是对年龄增长带来的变化,更是对生命本身无常的感叹。
一生到此小有终点,对我而言仍充满疑惑。 - 继续深化了前句的主题,诗人认为自己虽已步入人生的晚年,但内心的疑惑和困惑并未因此减少。这反映出一种对自身认知的深刻质疑,也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读尽旧史不称意,意有新世容吾侪。 - 这两行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往经历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期望。通过”不称意”和”容吾侪”,诗人试图寻找一个超越旧有历史框架的新世界,以此来满足他对生命意义和个人价值的追问。
自怜伎俩止于此,聊借结习藏形骸。 - 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自己才华或能力的局限的认识,并通过”聊借结习藏形骸”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这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解脱的方式,也是对自己过去努力的一种回顾和肯定。
高楼倚天送白日,遗世傥是丈夫魁。 -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世界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希望在世间留下自己独特印记的愿望。”遗世傥是丈夫魁”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希望成为一个能够影响世界的杰出人物。
声销影灭夕可死,万一不死能重来。 - 最后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生死的哲学思考。他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但同时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可能性的渴望和对未知未来的期待。
总结: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思的作品,通过对人生的观察和对历史的反思,诗人展现了他对生命、历史和人性的深刻理解。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是诗人晚年思想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