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宵不成寐,稍倦上灯后。
闭门更强坐,睡味如中酒。
对书辄瞑目,纸笔屡脱手。
意中谓殊蚤,数起自斗薮。
俄然若不觉,惊觉风怒吼。
朦胧疑雨至,窥牖粲星斗。
海藏楼杂诗
昨宵不成寐,稍倦上灯后。
闭门更强坐,睡味如中酒。
对书辄瞑目,纸笔屡脱手。
意中谓殊蚤,数起自斗薮。
俄然若不觉,惊觉风怒吼。
朦胧疑雨至,窥牖粲星斗。
注释:
- 昨宵不成寐:昨晚没有入睡,睡不着觉。
- 稍倦上灯后:稍微感到疲惫,上了灯之后。
- 闭门更强坐:关上门后更加坚持坐着。
- 睡味如中酒:睡意就像喝到了美酒一样。
- 对书辄瞑目,纸笔屡脱手:拿起书就闭着眼睛,几次都因为困倦而放下了手中的笔。
- 意中谓殊蚤:心中想的却很早,早早地醒了。
- 数起自斗薮:多次起床,从床上爬起来。
- 俄然若不觉,惊觉风怒吼:忽然之间好像没有感觉到什么,突然醒来听到风吹的声音像在怒吼。
- 朦胧疑雨至,窥牖粲星斗:模模糊糊地怀疑是下雨了,透过窗户看外面的星星和月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在海藏楼上夜不能寐、反复醒来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情绪变化。
首两句“昨宵不成寐,稍倦上灯后”描绘了诗人昨夜未能入睡的情景。诗人用“不成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烦躁不安,用“稍倦上灯后”来说明时间已经到了夜晚,但仍然无法入睡。这两句为后面的描述打下了基础,也为诗歌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紧张的氛围。
接下来“闭门更强坐,睡味如中酒”描述了诗人在关门后更加坚定地坐着等待睡眠到来的状态。这里的“闭门”和“强坐”都是诗人为了克服失眠状态所采取的措施。同时,“睡味如中酒”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困倦程度,仿佛喝到了美酒一样让人昏昏欲睡。
接着“对书辄瞑目,纸笔屡脱手”则是诗人在读书时的状态。由于长时间无法入眠,所以一旦有书本在手,就会立即闭上双眼想要入睡。然而,这种状态却让纸笔频繁地滑落在地上,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和不安。
“意中谓殊蚤,数起自斗薮”一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期待和焦虑。他以为已经早早地入睡,但实际上却是不断被唤醒的状态。这一细节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俄然若不觉,惊觉风怒吼。朦胧疑雨至,窥牖粲星斗”是诗人在一次短暂的睡眠中醒来,感受到外面风雨交加的景象。这种强烈的感官刺激让他再次陷入迷茫之中,甚至有些恐惧。然而,当诗人再次睁开眼时,却发现窗外的星星和月亮依然闪烁着光芒,给这个黑暗的世界带来了一丝光明。
这首诗通过细致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失眠者的形象,并展现了他内心的变化和情感波动。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助感和挣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