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书精拓《金刚经》,近出燉煌之石室。唐人写经此其最,见之使人每自失。
聚卿示我初有悟,结构艰辛扫圆滑。书来复示经塔本,细楷乃是覃溪笔。
一塔适成经一部,共嗟此老太巧密。名流好事殊可喜,叶氏刊传妙无匹。
陶斋收藏甲天下,独肯为子舍珍物。翩翩诗字含古味,骎骎北平欲度越。
尔来时事愈难挽,志士灰心竞学佛。好持此经礼浮图,收拾精魂敛心骨。
回文哀怨谁复谅,苏蕙英灵久埋没。题成卷图起看天,飞鸽喧空绕双阙。

刘聚卿属题翁覃溪书金刚经塔图本

柳书精拓《金刚经》,近出敦煌之石室。唐人写经此其最,见之使人每自失。

柳公权精于楷书,他写的《金刚经》被后人称为“柳体”。敦煌是古代西域的一个小国,那里的人们善于书写,尤其是写经,所以被称为“柳书”或者“敦煌石室”。唐代的人们写经最为著名,见到这样的书法作品就感到自己非常惭愧。

聚卿(刘聚卿)向我展示他的初稿,发现他的作品结构严谨,没有多余的修饰,非常简洁。他又给我看了经文的复制品,发现那是翁覃溪的笔迹。

一塔刚好完成,经文就被分成了一部。大家都感叹这位老人太巧妙了。名流们很喜欢这部经文,叶氏刊传的《金刚经》是无与伦比的杰作。

陶斋(陶浚仪)收藏的文物天下第一,但他还特意为我留下这部经文的复制品作为珍品。我欣赏这首诗的翩翩起舞、古色古香,它像北平的诗歌一样,想要超越一切。

现在时局越来越困难,志士们都心灰意冷地学佛。他们喜欢拿着这部经文去礼佛,希望借此来收揽自己的精魂和心骨。

回文哀怨谁又能理解,苏蕙英灵被埋在地下很久了。我在完成这个题目后,又重新观看了一遍这幅图画。飞鸽在天空中喧闹,好像在绕着双阙飞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