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觚为圜规偭矩,削园成方始陶父。持危扶颠谁杖汝,落日天阍久延伫。
坡头荦确复崎岖,戴笠相逢便下车。自爱木家翻姓谱,还将《海赋》问玄虚。

破觚为圜,规偭矩,削园成方始陶父。木方杖端削箭笴,制杖自题以诗又使余赋之。

译文:将觚(古代一种酒器)打破,变为圆形,规(圆规)斜了就改为方,削去树皮制成方杖,这全是陶父所做的事。持危扶颠谁杖汝,落日天阍久延伫。

注释:觚,指酒器觚棱,方形。偭,偏邪。屐(ju),一种木屐。戴笠,顶草帽。玄虚,道家语,玄是深黑,虚是空虚。

赏析: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诗人龚自珍(1792—1841),字尔玉,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是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思想家,对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表示强烈的不满,并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来振兴中华。他的诗歌多表现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语言生动活泼,风格清新豪放,在晚清文学界有重要影响。

第一句“破觚为圜,规偭矩,削园成方始陶父”,意思是说,将觚破开变成圆,用圆规斜着画方,削掉树皮制成方杖,这都是陶父所做的事情。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陶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将原本不规范的形状改变成了规范的形状,就像他制作木棍一样,将不规则的木材变成规则的方木。这种智慧和能力,就像是用规矩来纠正不规则的事物,使其变得有序和规范。

第二句“持危扶颠谁杖汝,落日天阍久延伫”,意思是说,持危扶颠,谁杖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是谁来帮助你?落日天阍久延伫,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夕阳西下,天门紧闭,我在等待你的归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第三句“坡头荦确复崎岖,戴笠相逢便下车”,意思是说,坡头荦确复崎岖,戴笠相逢便下车。这里的“荦确”指的是石头上的凸起部分,形容地势不平,道路坎坷。而“戴笠相逢”,则是指遇到老朋友。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山野间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遇的喜悦之情。

第四句“自爱木家翻姓谱,还将《海赋》问玄虚”,意思是说,自爱木家翻姓谱,还将《海赋》问玄虚。这里的“木家”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姓氏——木姓。而《海赋》则是古代的一种文献名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族历史的好奇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这首七言古诗的翻译如下:

破碎的觚被改造成圆形,用圆规斜着画出方形,削掉树皮制成方形的木杖,这都是陶父所做的工作。在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是谁来帮助你?太阳即将落下,天门紧闭,我在等待你的归来。山野间的小路坎坷不平,遇到老朋友就下车交谈。我热爱我的家族历史,还研究《海赋》中的玄虚之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