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菊爱其淡,菊类晚愈奇。
岂能遂不爱,臭味殊差池。
秋花复当令,佳种忍弃遗。
恨不起渊明,究穷花之姿。
颇疑东篱意,匪逐世情移。
尚淡不尚奇,此理将语谁?

【注释】

爱菊二首简陈仁先:这是作者给友人写的两首诗。陈仁先是作者的朋友,字子美。爱菊爱其淡,菊类晚愈奇:菊花的花色淡雅,而品种却很奇特。

岂能遂不爱,臭味殊差池:怎么能就此不爱菊花呢?因为菊花虽然香味不浓,但是颜色特别鲜艳。

秋花复当令,佳种忍弃遗:秋日开放的花朵又当令了,那么好的种类就不忍心抛弃了。秋花:指晚开的花。

恨不起渊明,究穷花之姿:我非常遗憾,不能像陶渊明那样去穷尽菊花的姿容。渊明:即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隐居于彭泽(今江西景德镇东北)。后出仕,官至征西将军兼荆州刺史等职。在任上常以田园为事。

颇疑东篱意,匪逐世情移:我怀疑诗人的本意是欣赏菊花,而非追随世俗的情趣。东篱:指陶渊明的别号,他经常居住在东边的篱笆旁。

尚淡不尚奇,此理将语谁:崇尚淡雅而不追求奇艳的色彩,这个道理只有我自己能够明白。语:告诉。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友人的七言律诗。全诗通过描写爱菊之情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劝勉与希望。

开头两句说,菊花的色泽淡雅,品种奇特,人们往往只看重它的颜色不浓艳,而忽略了它色彩鲜艳的特点。这里诗人借喻自己的志趣,强调自己并非一般的人,而是有高洁志向的人。

第三句是转折,说明为什么喜爱菊花:因为菊花虽然香味不浓,可是颜色特别鲜艳。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菊花虽淡雅,然而它的色泽比任何其他花卉都要鲜艳夺目,因此更值得珍视。

第四句写诗人因喜爱菊花而不忍抛弃它。这句的意思是说,秋天开放的花朵又当令了,那么好的种类就不忍心抛弃了。

五、六句写诗人感慨自己不能像陶渊明一样穷尽菊花的姿容,表达了对友人的劝勉和期望。

最后两句写诗人怀疑诗人的本意是欣赏菊花,而非追随世俗的情趣。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鼓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