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见秋日光,秋气猛入肠。相守虫啸夜,相哀叶摇黄。
枕书窗间人,二竖语膏肓。日车何时翻?一快偕汝亡。
寂寞非寂寞,煎愁成沸肠。同居秋气中,一触如金创。
【注释】
- 仰见:仰望,看到。
- 秋气:秋天的气候。
- 虫啸夜:蟋蟀鸣叫的声音。
- 相哀叶摇黄:相互悲叹叶子变黄了。
- 枕书人:指读书的人。
- 二竖:指两个年老体衰的人。
- 日车:日食,古代认为日食是天象变异的一种。
- 煎愁:煎熬人的忧愁。
- 同居:一同生活。
- 金创:比喻痛苦。
【赏析】
本诗共三章。第一、二章以写景为主,第三章则抒发感慨。全诗语言朴素,感情深沉,意境深远,是一首反映人生哲理的佳作。首章先写秋光入目,再写秋气的猛烈,最后写蟋蟀的悲鸣;第二、三章写“我”的生活和感受,前三句写生活的单调寂寞,后两句写痛苦的折磨,最后一句写对死亡的渴望。
此诗是诗人自述其苦闷心情的作品。作者以凄清的秋景开篇,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气氛,然后直抒胸臆:“相守虫啸夜,相哀叶摇黄。”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枕着书籍的读书人,面对二竖之交,日夜受着病痛的折磨。这种生活是多么令人感到痛苦啊!“日车何时翻”,表现了作者对光明的向往和对黑暗的不满,但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现实的绝望。“一快偕汝亡”,这是作者最后的心愿,他希望通过死亡来摆脱这种痛苦的生活。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主要采用了白描手法,没有使用任何修辞手段,但却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例如,“秋气猛入肠”、“虫啸夜”、“相哀叶摇黄”等词语,都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所感受到的秋天的气息和生活状态。同时,诗歌中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夸张,使得整首诗更加通俗易懂,易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