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石先生三十七,不应乡试为校官。
道光丙申绘图日,海昌训导已十年。
平生毫发无外慕,气盖一世如等闲。
冷斋之冷却万热,更以万卷培其源。
中年自视藐千古,独辨真伪诚要言。
文章小技在充足,洮洮易尽何足论。
曾侯自谓喜雄峻,徒长躁气非本根。
披图至我识微意,嵚崎欲压仇山村。

【注释】

警石先生:指钱塘人吴敏树,号警石。三十七:三十一岁。校官:县令的副手、属吏等。道光丙申:道光二十四年。海昌训导:即海昌县训导。万热:指各种学问。冷斋勘书图:指吴敏树在冷斋中研读经史百家之书。

赏析:
此诗作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时吴敏树四十二岁,是其晚年的作品。钱冲甫求题“冷斋勘书图”,当为吴敏树晚年所撰。诗人以自叙的方式,抒发了自己一生的抱负和对学问的追求。

首联:“警石先生三十七,不应乡试为校官。” 警石先生,钱冲甫自称,三十岁时开始应举,但三次乡试都落选,因此他放弃了科举仕途,成为了一名校官。

颔联:“道光丙申绘图日,海昌训导已十年。” 道光二十四年,诗人开始研究经史百家之书,至今已有十年时间。

颈联:“平生毫发无外慕,气盖一世如等闲。” 诗人一生没有追求过名利,也没有追求过任何外在的东西,他的气魄之大,足以让世人感到震惊。

尾联:“冷斋之冷却万热,更以万卷培其源。” 冷斋中的学问,比世间所有的学问都要深奥,更以无数的经典书籍来培养自己。

末联:“中年自视藐千古,独辨真伪诚要言。”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诗人总是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他认为只有真正了解历史的真相,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对待历史人物的公正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