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月来枕上,哀我如枉顾。
我卧月明中,惊觉月将去。
意举欲从之,安得插两羽。
山河不难越,妖乱可飞度。
岂如行空机,徒使生民怖。
梦中未忘世,怅恨入迟暮。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羁旅漂泊中所作。诗人以月为题,借咏月亮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的豪情壮志,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及对光明理想的执着追求。

“坠月来枕上,哀我如枉顾”。意思是说,从天上掉下来的月亮落在我的枕边,让我感到悲伤。这里,用“坠月”来比喻月亮坠落下来,而“枉顾”是自指,暗喻诗人自己。

“我卧月明中,惊觉月将去”。意思是说,我从床上坐起,看着明亮的月光,突然想到月亮要落下去了。

“意举欲从之,安得插两羽”。“意”即意志,“举”即举起,“之”代指月亮。这两句是说,我想飞上天去抓住月亮,可是怎么能够做到呢?因为人不能长翅膀,只能在地上爬行。

“山河不难越,妖乱可飞度。”意思是说,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就可以越过山河。这里的“山河”比喻险恶的环境;“妖乱”比喻反动势力。

“岂如行空机,徒使生民怖”。意思是说,如果像鸟儿一样飞在空中就好了,这样只会给老百姓增添恐慌。这里的“行空机”比喻飞天,“生民”即百姓。

【答案】

《杂诗》

坠月来枕上,哀我如枉顾。

我卧月明中,惊觉月将去。

意举欲从之,安得插两羽。

山河不难越,妖乱可飞度。

岂如行空机,徒使生民怖。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前途的担忧,以及他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意象和比喻,通过这些意象和比喻,诗人表达出了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忧虑和期待。

首联,诗人以明月为题,用“坠月”来比喻月亮坠落下来,而“枉顾”是自指,暗喻诗人自己。这句诗既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颔联,诗人从床上坐起,看着明亮的月光,突然想到月亮要落下去了。这句诗既描绘了诗人的所见所闻,也表达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颈联,诗人想象自己想要抓住月亮,却无能为力。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挫败感,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诗人认为,如果像鸟儿一样飞在空中就好了,这样只会给老百姓增添恐慌。这里的“行空机”比喻飞天,“生民”即百姓。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追求,也表达了他对民众生活的关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