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山意良静,自尔去人远。
惟贪养怀抱,何用惜朝晚。
等之逝不舍,所得未为浅。
处逸而待劳,欣然乃善遣。

【注释】

住山:隐于山林。

意良静:心志十分宁静。

自尔:从此,即这样。

去人远:远离尘世。

惟:只。

贪养:贪恋。

怀抱:指胸怀。

逝:逝去。

所:代词,指代所得之物,也指所得到的东西。

浅:少,少的分量。

处逸而待劳:处在安逸的时候,等待劳累的时候。

善遣:妥善安排,妥善处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深山时所作,表现了其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所体会到的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境界和人生态度。

首句“住山意良静”表明诗人选择隐于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这里的“住山”可以理解为诗人选择了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从而远离纷扰的世界。这种选择使得诗人能够更好地专注于内心的宁静和自我修养。

次句“自尔去人远”,进一步强调了隐者远离尘世的决心和行动。这里使用了“自尔”这一表达方式,表示从现在开始,将一直如此生活下去。这种决绝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世俗诱惑的拒绝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第三句“惟贪养怀抱”,则揭示了诗人隐居的原因。这里的“怀表”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渴望和追求。诗人之所以选择隐于山林,是因为他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实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第四句“何用惜朝晚”,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看法。这里的“惜”可以理解为珍惜,而“朝晚”则指的是白天和夜晚。诗人认为,只要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充实,就不必过分在意时间的长短。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第五句“等之逝不舍”,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时间的珍视。这里的“逝”可以理解为消逝,而“舍”则意味着放弃。诗人认为,当时间的流逝无法阻挡时,就没有必要过于执着于过去或未来,而是要坦然面对一切,顺其自然地度过每一天。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规律的尊重和领悟。

第六句“所得未为浅”,则表明了诗人对于所得之物的态度。这里的“所得”可以理解为物质的财富或荣誉,而“为浅”则表示不够深厚或不够重要。诗人认为自己所得到的并不算是浅薄,而是值得珍惜和珍视的。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价值的深刻思考和认识。

尾句“处逸而待劳”,“处逸”可以理解为处于安逸的状态,而“待劳”则意味着要承受一定的困难和挑战。诗人认为,只有经历过苦难和挑战,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的真谛和价值。因此,他在隐居生活中既享受着安逸和平静,又等待着未来的挑战和机遇。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住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同时也传达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