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祝瞎无翳,仲车聋有灵。
海澄何日见,世议皱眉听。
烽火通龙国,楼船断鲒亭。
黄头方选壮,鸡肋愧刘伶。
”`text
有感
太祝瞎无翳,仲车聋有灵。
海澄何日见,世议皱眉听。
烽火通龙国,楼船断鲒亭。
黄头方选壮,鸡肋愧刘伶。
注释:
- 这首诗以七言绝句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时事的深切感慨。
- “太祝”是指古代宫廷中的祭祀官员,负责主持祭祀仪式,而“瞎无翳”形容他视力不佳,看不见真相。
- “仲车”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车,象征国家的交通和运输系统,而“聋有灵”则表示尽管它失去了听力,但仍然能够感应到某种力量。
- “海澄”指海面平静澄清,象征着国家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 “世议”指的是社会上的各种议论和看法,而“皱眉听”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对于这些议论的态度和反应。
- “烽火通龙国”意味着国家之间通过烽火传递消息,而“楼船断鲒亭”则描述了船只因战争或自然灾害而断裂的场景。
- “黄头”指的是一种古代军队中的将领,而“方选壮”则表明他们正被选拔用于重要的任务或战斗。
- “鸡肋”是一种食物,引申为无用之物,而“愧刘伶”则表示诗人因为自己的才华和抱负未能得到实现而感到羞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知识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仲车”比作国家交通和运输系统,强调了国家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海澄”、“世议”等关键词的运用,反映了社会舆论对国家政治的影响。此外,诗人还借“鸡肋”自喻,表达了自己虽怀才不遇却仍保持节操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既体现了杜甫深沉的爱国情怀,也展示了他对时局的敏锐洞察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