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高城生积阴,大通桥畔独幽寻。
黄花醉后人何处,白雁声中霜满林。
倚枕梦回津月晓,扣舷秋入蓟门深。
樽前自奏歍钦曲,并世谁知牙旷心。
回首高城生积阴
大通桥畔独幽寻
黄花醉后人何处
白雁声中霜满林
倚枕梦回津月晓
扣舷秋入蓟门深
樽前自奏歍钦曲
并世谁知牙旷心
注释:
- 首句“回首高城生积阴”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看到城市笼罩在一片阴沉的气氛中。
- “黄花醉后人何处”中的“花”指黄花,可能是指秋天的菊花,诗人可能在寻找被这黄色花朵吸引的人。
- “白雁声中霜满林”中的白雁指南飞的大雁,诗人在白雁声中感受到深秋的气息,而林中满是霜雪。
- “倚枕梦回津月晓”表明诗人靠在枕头上,梦见清晨的津河之月。
- “扣舷秋入蓟门深”中的扣舷指敲击船舷,秋意深入到蓟门,可能是诗人的家乡或他游历过的地方。
- “樽前自奏歍钦曲”中的樽前指酒桌前,诗人自斟自酌地演奏着古代的乐曲。
- 结尾“并世谁知牙旷心”中的牙旷可能是指一个著名的音乐家,但诗中的用词让人联想到诗人自己的心境或对音乐艺术的理解。
赏析:
这首诗是邓琛对友人潞河见怀的次韵之作。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和声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诗中的“大通桥畔”、“白雁声中”等意象,不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诗人通过对乐器演奏和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他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整首诗既有深沉的情感表达,也有优美的艺术表现,展现了清代诗人独特的风格和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