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似鸾凰彘似山,梨园子弟演分班。
怪来海外都随俗,声味全无佛亦艰。

【注释】

海音:诗的作者。海,大海;音,声音。

鸾凰: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

彘(zhì至):猪。

梨园:原指唐玄宗为教习歌舞而设立的地方,后来泛指戏曲学校。班:这里指戏曲班子。

怪来:为什么这样。

海外:指佛经。

随俗:随着世俗风气变化。

声味全无:指佛经中那些玄妙的声音和味道。

佛亦难:佛也难以做到。

【赏析一】

此诗前两句,是说梨园子弟演的是戏,不是佛教经文。后二句是说,佛经中的玄妙声音和味道,他们学了一辈子也学不会。

“海音”即海音寺,在今北京阜成门内。这首诗写于宋宁宗嘉定七年,当时诗人在海音寺任提举,所以用“海音”作为标题。

【译文一】

鸡儿像凤凰,猪儿像山;梨园弟子们排练着,表演着,分班唱戏。

奇怪的是,现在人们都喜欢跟着时俗走,连佛经中那美妙的声音和味道也学不了了。

【赏析一】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的作品。作者借咏史,表达了自己对佛学的轻视,以及对时俗之陋的不满。

首联写梨园弟子们排演着、表演着,分班唱戏。这反映了元代宫廷戏剧的发展,以及梨园教坊艺人的生活状态。

颔联指出一个事实:现在的人们喜欢跟世俗走,连佛经中的美好声音和味道都学不来了。这里的“佛亦”二字,既指佛经本身,又暗含了佛家的教诲,表明作者认为佛家教导世人的东西已经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和价值。

尾联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观点。它通过对比的方式,将佛经中的美好与现实中的世俗相对比,揭示了作者对于佛家教义的质疑和否定。

这首诗通过对元代宫廷戏剧的描述以及对世俗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于佛家教义的不屑和怀疑。这种态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体现了作者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