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从经史觅传薪,自有文章动鬼神。
梦里几曾分五色,年年乞笔向鲲身。

【注释】

海音:指海上的声音,借代诗人自号。经史:指儒家经典。传薪:比喻传承学问。文章:诗。鬼神:指诗的意境高超、感人至深。梦里:指诗人梦中创作。几曾:曾经。五色:五彩缤纷。年年:一年又一年。乞笔:请求别人为诗题写。鲲身:指大鹏鸟。鲲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鸟,这里比喻诗人。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朝至顺二年(1331),当时作者正隐居在吴中太湖之滨。此诗以“海音”自名,并以此开首,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的气质和追求高远的精神境界。

首两句说:“解从经史觅传薪,自有文章动鬼神。”意思是:我解经读史,就是为了寻找学问上的传承。我的诗词文赋,自然能够感动人的心灵,使鬼神也为之动容。“解”通“嘉”,意为赞美、赞许;“觅”,寻求。经史,即儒经史籍,泛指儒家经典。“传薪”喻指传授学问。“自有文章动鬼神”,说自己的文章有魅力,能使人心灵震动,甚至使鬼神也为之感动。“文章”,指自己的作品。“鬼”字通“古”,意指古人或前人的诗文。“神”字通“伸”,意为伸张、发扬。“鬼神”指古人的诗文。

后两句说:“梦里几曾分五色,年年乞笔向鲲身。”意思是:我在梦中从未分过五彩斑斓的东西,但每年却都请求别人为我的诗作题写。“年年”句中的“乞笔”,是指自己经常请人为自己的诗作题写。“鲲”,即大鹏,传说中能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鸟。鲲是大鹏鸟的别称,这里比喻诗人自己。《庄子·逍遥游》里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这里的“徙”通“移”,即迁徙、转移。“鲲身”即大鹏鸟的身躯。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诗人以“海音”、“经史”、“文章”等词语为线索,把个人的追求与时代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既表现了个人的志向与抱负,也表达了对时代的关注与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