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散堂空掩敝扉,一庭落木坠还飞。
倦怜白雁还南北,笑对黄花较瘦肥。
再唱郢歌弥寡和,曾经蜀道不知归。
间阶徙倚探明月,清露漫天欲湿衣。

【注释】

客散:客人离去,指主人的寂寞。掩:遮掩。敝扉:破旧的门。庭:庭院。落木坠还飞:形容秋天景色萧瑟凄凉。倦:疲倦。怜:喜欢。白雁:鸿雁,此处借代大雁。南北,喻人行踪不定。郢歌:楚国的歌声,此处借指楚辞。弥:更加。和:应和,即响应。蜀道:四川的山路,指归乡之路。“不知”是反说,意谓已经忘记了故乡。间阶:台阶之间。徙倚:徘徊。探明月:望月。清露:清晨的露水。漫天欲湿衣:形容露水很多,沾湿了衣服。

【赏析】

《秋感》是一首咏叹羁旅之思与怀人之愁的抒情诗。诗人在秋风中独坐堂前,感叹岁月流逝、时光易老,同时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全篇以景起兴,以景结情,情景交融,意境凄婉。

首联“客散堂空掩敝扉,一庭落木坠还飞”,写诗人在秋风中独自漫步于庭院时所见的景象。这里,诗人通过描绘庭院中的落叶飘零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孤独无依的感受。诗人用“落木”来比喻自己的身世,暗含着对逝去青春的感慨。

颔联“倦怜白雁还南北,笑对黄花较瘦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这里的“白雁”指的是大雁,象征着诗人漂泊在外的生活状态。而“黄花”则是指菊花,代表着高洁的品质。诗人通过对这两种景象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生活态度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颈联“再唱郢歌弥寡和,曾经蜀道不知归”,继续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迷茫。这里的“郢歌”指的是古代楚国的歌声,而“蜀道”则是指通往四川的山路。诗人用这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尾联“间阶徙倚探明月,清露漫天欲湿衣”,以景收束全文,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这里的“明月”象征着远方的亲人和故乡的美好记忆。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站在台阶上眺望明月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慨。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