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鳜
【注释】 凭栏远眺:凭,依靠;栏,栏杆。远眺,远望眺望。仲宣楼: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将领周瑜的府邸。萧瑟,萧条冷清。枫叶浸霞:红石径。芦花飞雪:白汀洲。笙歌梦踏扬州月: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烟水:烟雾迷蒙的水色,泛指江河湖海。贫无少伯舟:少伯,即范蠡,春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范蠡辞官后泛舟太湖,自称陶朱公。此处借以比喻自己隐逸江湖,不再追求功名。暝色苍茫天渐缩:夜色渐渐浓重,天色渐渐暗淡
【注释】 客散:客人离去,指主人的寂寞。掩:遮掩。敝扉:破旧的门。庭:庭院。落木坠还飞:形容秋天景色萧瑟凄凉。倦:疲倦。怜:喜欢。白雁:鸿雁,此处借代大雁。南北,喻人行踪不定。郢歌:楚国的歌声,此处借指楚辞。弥:更加。和:应和,即响应。蜀道:四川的山路,指归乡之路。“不知”是反说,意谓已经忘记了故乡。间阶:台阶之间。徙倚:徘徊。探明月:望月。清露:清晨的露水。漫天欲湿衣:形容露水很多,沾湿了衣服
落叶吟 落叶离本枝,何为复合时? 时晚多飘风,吹我荡西东。 东西非故林,叶叶有悲心。 心悲岁流电,拓落成微贱。 下受泥涂污,高愁霜露寒。 安得邱与壑,零星簇作团。 团团守根株,勿论荣与枯。 注释: 1. 落叶离本枝,何为复合时?:树叶离开树枝,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回归大地? 2. 时晚多飘风,吹我荡西东。:秋天的傍晚,风很大,树叶被风吹动,四处飘荡。 3. 东西非故林,叶叶有悲心。
【注释】 客馆:旅馆。蟋蟀:昆虫,善鸣。生:活着。不逢春:未遇知音。风霜:比喻艰难。遍历身:经历尽了。长呜:即“长吟”,长鸣向月。向月:对着月光。入户:进人人家。暂依人:暂时栖息在人家里。旅寄天蝼穴:指旅途中寄宿的简陋之处。蝼穴:蚂蚁的洞,也比喻贫民的窝棚。寒铺:指冷清的驿站。落叶茵:落叶铺成的草席地,也比喻旅途中的简陋住所。繁剧:纷繁复杂。漫诉尔酸辛:随便诉说你的酸楚和痛苦。尔:对人的称呼
注释: 遥忆去年三月晦,云笺曾写送春诗。 遥想去年三月末的一天,你用云笺写下了一首送别之诗。 情丝不断重重续,又是花残燕懒时。 相思之情如同不断缠绕的丝线一般,又到了花落人去、燕子慵懒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回忆起一年前与亲人分别的情景,那时他以云笺写下了一首送别之诗,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深深思念。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发现这种思念之情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遥忆去年三月晦,云笺曾写送春诗。 情丝不断重重续,又是花残燕懒时。
生即不逢春,风霜遍历身。 长鸣惟向月,入户暂依人。 旅寄天蝼穴,寒铺落叶茵。 客愁正繁剧,漫诉尔酸辛。
刘鳜是清代诗人,而非“刘鹗”。他是一位才高志远的文人,以诗笔著称,其作品体现了当时文人追求高雅、崇尚自然的精神风貌。以下是对刘鳜的相关介绍: 1. 生平简介 - 籍贯与生平:刘潋(1775—1854),字时衡或时蘅,号碉芗,一作碉香,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朝文人。他是庠生,曾肄业于紫阳书院和正谊书院。刘潋与叶廷琯为好友,两人在文学上相互影响,并共同以经义教授生徒,人称古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