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何所至,乃至长安道。
长安古都会,托迹非草草。
朝见冠盖集,暮见歌舞巧。
裘马饰轻肥,姻戚多姣好。
顾我山泽姿,夷之等佣保。
穷年抱名刺,四顾无可造。
人生各有得,于义未容挠。
安能随波流,弓身以求饱。
远行
行至何处,长安道。
长安古都,志向非草草。
朝见冠盖,夜闻歌舞。
裘马饰轻肥,亲戚多俊好。
我自山泽来,与世无高下。
穷年抱名刺,四面皆无路。
人生各自得,义理不容挠。
安能随波流,低头求饱食。
注释:
- 行至何处,长安道——行走到什么地方,长安的道路。
- 长安古都,志向非草草——长安是古都,但志向不会轻率。
- 朝见冠盖,夜闻歌舞——早上见到的是官帽和旗帜,晚上听到的是歌舞声。
- 裘马饰轻肥,亲戚多俊好——穿着裘皮的马,装饰着轻飘飘的马鞍,亲戚中有许多英俊的人。
- 我自山泽来,与世无高下——我是从山泽来的,与世人没有高低之分。
- 穷年抱名刺,四面皆无路——一年到头抱着功名的名片,四面都没有路可走。
- 人生各自得,义理不容挠——人生各有所得,义理不允许我们屈服。
- 安能随波流,弓身以求饱——怎么能随波逐流,低头求得一顿饱饭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远离家乡,来到长安的经历,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发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认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名利,而在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朴实、真挚,充满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感慨。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背景,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写,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社会的批判。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实现自我和追求理想,而不是在世俗的束缚中苟且偷生。这种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当时的文人来说,是一种难得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