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关一路作羁累,棘木庭前听五词。
已分残形轻似叶,却怜卫足不如葵。
下堂真愧先贤训,抱璧几同楚客悲。
纵使平反能苟活,他年应废《蓼莪》诗。

虎林漫成四首同吴愧庵作

吴关一路作羁累,棘木庭前听五词。

已分残形轻似叶,却怜卫足不如葵。

下堂真愧先贤训,抱璧几同楚客悲。

纵使平反能苟活,他年应废《蓼莪》诗。

注释:这首诗是诗人在吴地所作,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也表达了对卫足的同情。最后一句“他年应废《蓼莪》诗”意味着诗人认为自己应该放弃这样的诗歌创作,以适应时代的变迁。

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吴关一路作羁累,棘木庭前听五词。”描绘了诗人在吴地的生活状态,感到自己如同被囚禁一般,生活在一片荒凉的环境中。这种感受可能源于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第三句“已分残形轻似叶,却怜卫足不如葵。”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将自己的身体比作落叶,暗示了自己身体的衰弱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他也怜悯那些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人,如卫足,他们的处境更加艰难。

接下来的两句“下堂真愧先贤训,抱璧几同楚客悲。”则是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他认为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历史上的英雄们不同,他并没有取得什么辉煌的成就,反而感到羞愧。而对于那些像楚客那样忠诚而不幸的人来说,他也感到了一种悲哀。

最后一句“纵使平反能苟活,他年应废《蓼莪》诗。”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展望。他认为,如果能够平反过去的错误,那么他应该选择安逸的生活,不再追求功名。然而,他意识到这样的选择并不能让他真正快乐,因此他决定放弃这样的诗歌创作,以适应时代的变迁。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吴地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它也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变迁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