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道不复振,晋郑岂堪依。
剧来要荒外,聊思效采薇。
神圣膺天统,薄海播恩威。
楼船忽飞渡,原野蔽龙旗。
降藩知顺命,逝将安适归。
爱此数茎发,讴吟自叹欷。
苍天为之变,白日敛其晖。
哀哉殉主难,从容有五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宁靖王墓
周道不复振,晋郑岂堪依。
剧来要荒外,聊思效采薇。
神圣膺天统,薄海播恩威。
楼船忽飞渡,原野蔽龙旗。
降藩知顺命,逝将安适归。
爱此数茎发,讴吟自叹欷。
苍天为之变,白日敛其晖。
哀哉殉主难,从容有五妃。
译文:
宁靖王墓
周朝的道路不再振兴,晋郑两国怎能依仗。
突然来到荒凉的边境,只能想起效法采薇的人。
神圣的皇帝接受天命之统,普天之下传播恩惠与威严。
楼船忽然飞渡江海,原野上遮挡着龙旗。
投降的藩国知道顺应天命,即将安然归去。
我喜爱这稀疏的几根头发,独自感叹唏嘘。
苍天为之变化,太阳收敛了光辉。
哀悼啊!为主人殉难的悲哀,从容地有五位妃子。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动荡、人民痛苦的感受,以及对忠臣义士的哀悼之情。
第一句“周道不复振,晋郑岂堪依”表达了当时政治形势的混乱和不稳定,以及晋国和郑国的无力。这里用“周道”和“晋郑”,暗示了当时的分裂局面。
第二句“剧来要荒外,聊思效采薇”则是说,现在自己身处边疆之外,只能想起效法古代采薇者的生活。这里用“采薇”,是对古代隐士生活的一种象征,表达了一种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凉。
第三句“神圣膺天统,薄海播恩威”则是赞颂皇帝的神圣和恩德,普照四海,恩威并施。这里用“神圣”、“恩威”等词汇,强调了皇帝的统治地位和影响。
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描写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忠诚者的表彰。如“楼船忽飞渡,原野蔽龙旗。”描绘了战争的景象,楼船飞渡江海,原野上遮天蔽日的龙旗帜。这里通过战争的描述,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
第五至八句,诗人转而表达对忠诚者的哀悼和对他们命运的关注。如“降藩知顺命,逝将安适归。”表达了对那些愿意顺从命令、愿意回归故土的人的同情和敬意。这里也体现了杜甫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尊重。
最后两句则直接点明了主题,“爱此数茎发,讴吟自叹欷。”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感慨。这里的“数茎发”,指的是稀疏的头发,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岁月的无情。而“讴吟自叹欷”,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流露出对生命的无奈和对世事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动荡时代的风貌和诗人对于忠诚、和平、生命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