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庙与山林,彼此了无异。
何以空诸缘,惟心持半偈。
月色上方高,恍悟第一义。
【注释】
王阮亭(1637-1692),字元驭,号望云、龙眠居士,江苏无锡人。清顺治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著有《石田诗集》。
“廊庙”指官府或朝廷。“山林”指隐士生活。“了无异”指两者没有差别。
“空诸缘”即断绝一切烦恼之缘,“唯心持半偈”指只有心中保持着对佛经的领悟和理解。
“月色上方高”指在月光照耀下,心灵达到一种高度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王阮亭少司马西城别墅十二咏录中的第二首。诗人以佛教禅宗的思想为依据,认为官场和山林都没有差别,但只要断绝烦恼之缘,就能达到佛家所说的最高境界。全诗语言朴实,意境高远。
首句写官场和山林的殊途同归:都是世俗中人,都处在尘网之中。两句之间,用一“了无异”三字贯通起来,表明二者并无区别,只是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已。
三、四句是说,既然两者相同,那么何必要分别对待呢?“何以”就是“为什么”,表示反诘的语气。“惟心持半偈”就是只有心中有佛经的理解,才能保持对佛经的领悟和理解。
末句写悟道的过程:“月色上方高”,是说在月光照射之下能见到事物的本质,而悟道就是见到事物本质的一种境界。这既是对前面所写仕途生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修行生活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