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志喜时出,陈君锓板勤。
地灵原首望,天柱更三分。
没骨难寻箬,无心且看云。
大丹如易与,妙道不传文。

【注解】

洞霄宫:位于浙江省天台县,为道教名胜古迹之一。邓志喜:南宋诗人,字仲理(一作志强),号月坡。陈君锓版:即刻板,指印刷文字。“木刻活字”是北宋毕昇发明的。地灵原首望,天柱更三分:指浙江天台山中,有一座石笋峰高耸入云,形如柱形,称为“天柱”。传说天帝曾在这里观看过神仙们炼丹的场面。没骨难寻箬,无心且看云:指在山顶上无法找到用箬叶包裹的药饵,只有专心致志地看着天上的云层。大丹:指修炼成仙的丹。易:这里指炼制。妙道不传文:指道教中的秘法和真谛是不向世人公开宣扬的。

【赏析】

此词为作者游览洞霄宫时的即兴之作。全词借对洞霄宫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对道教的崇敬之情,以及对炼丹求仙之道的感慨。

“邓志喜时出,陈君锓板勤。”这是对洞霄宫的赞美之语。邓志喜,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有赞美道教的内容,因此被后人尊称为“洞霄先生”。而陈君则是指陈抟,他是五代时期的著名道士,被誉为“陈图南”和“陈图南先生”。他们两人都与洞霄宫有着密切的联系。

“地灵原首望,天柱更三分。”这两句是对洞霄宫地理位置的描述。这里的“地灵”指的是洞霄宫所处的地理位置具有灵气,能够吸引人们前来参观游览。而“天柱”则是形容洞霄宫内的石笋峰如同一根巨大的柱子矗立在那里,令人叹为观止。

“没骨难寻箬,无心且看云。”这两句则是表达了作者对洞霄宫内景的感受。这里的“没骨”,指的是没有固定的外形,如同一幅水墨画一般自然流畅;而“箬”,则是箬叶,一种用于包裹药物的植物。作者用“没骨难寻箬,无心且看云”来形容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心情,既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也没有刻意去观察或寻找任何事物,只是随意地欣赏着眼前的景色。这种心态使得作者感到轻松自在,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

“大丹如易与,妙道不传文。”这两句则是对炼丹求仙之道的感慨。这里的“大丹”指的是道教中的一种修炼方法,即通过炼制特殊的丹药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而“妙道”则是指道教中的精髓和真谛,是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和境界。然而,这些秘密和诀窍却是不轻易传授给他人,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理解和领悟其中的奥妙。

这首词通过对洞霄宫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道教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自己追求真理、探索未知领域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眼光和艺术才能,使他成为一位备受瞩目的诗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