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照松竹,山中风气寒。
我来凭吊古,谁与共还丹。
抚掌泉心涩,舞蛟亭翠残。
可怜为圃客,当日尽仙官。

【诗句注释】

  1. 落日:太阳快要落山。
  2. 松竹:指山中苍翠挺拔的松树与竹子。
  3. 风气寒:山中的气候寒冷。
  4. 凭吊古:凭吊(凭吊,凭倚而吊唁)旧地或旧物,寄托哀思。
  5. 谁与共还丹:没有人与我共同服用还丹。
  6. 泉心涩:抚摩泉水时感到心口涩痛。
  7. 舞蛟亭翠残:在舞动着蛟龙形状的亭子旁边,翠绿色的竹子已残败不堪。
  8. 可怜为圃客:可怜的是曾经种过地的人。
  9. 当日尽仙官:过去的那些神仙都早已离开人间了。(尽,全。)
    【译文】
    夕阳映照下的松竹,山中空气清冽寒冷。
    我来凭吊古人遗迹,无人与我共同服用还丹。
    我抚摸着泉水心口,感到涩痛难忍;
    舞动着蛟龙形状的亭子,旁边的翠绿竹子已经凋零。
    可悲的是那些曾经耕种的人,
    那些过去的神仙都已离开了这个世界。
    【赏析】
    这首怀古诗是杜甫于天宝十四载(755)春游至奉先(今陕西省渭南)时所作,是一首怀古之作。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最后以反诘的语气抒发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和对现实的无限愤慨。
    此诗首联“落日照松竹,山中风气寒”描写了诗人凭吊古迹时的所见所感。诗人站在山中凭吊古迹,看到落日的余辉照射在松竹上,山中的气候寒冷。这里的“落日”指的是傍晚时分,“松竹”指山中的松树和竹子。“山中风气寒”中的“风气寒”指的是山中的气候寒冷。这一句诗既写出了景色的冷清,又表现了诗人的心情沉重。
    第二联“我来凭吊古,谁与共还丹”是说作者来到这里凭吊古迹,没有人与他共同享受这种乐趣。这里的“还丹”指的是道家炼丹术中所说的金丹,是一种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物质。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炼丹术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第三联“抚掌泉心涩,舞蛟亭翠残”是说诗人抚摸着泉水心口,感到心口涩痛;在舞动着蛟龙形状的亭子旁,翠绿色的竹子已经凋零。这里的“抚掌泉心涩”指的是用手抚摸着泉水,感到心口不适;“舞蛟亭翠残”中的“舞蛟”是指舞动着蛟龙形状的亭子,“翠残”指的是翠绿色的竹子已经凋零。这句诗既写出了景色的衰败,又表现了诗人的心情沉重。
    第四联是这首诗的主旨所在。“可怜为圃客,当日尽仙官。”意思是可悲的是那些曾经耕种的人,过去的神仙都已经离开人世。这里的“可怜”指的是悲叹、惋惜之情。这里的“为圃客”指的是过去从事农耕活动的人,“仙官”则是过去修炼成仙的人。这句诗既是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又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慨。
    整首诗通过对古迹的描绘和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