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乡心日夜煎,劳劳亭月十分圆。
官轻杨炯麒麟楦,酒薄韦皋螮虹筵。
梅解偷香悭一笑,柳应恼臈欠三眠。
此间自乐降王语,翻羡痴呆证老仙。
【注释】
杨芝田:即杨炯(650-693年),唐代文学家。芝田,是他的号。招同易农饮:邀我与易农饮酒。和易农二首其一;应是和易农的《咏雪》。其二:见另条。
劳劳亭月十分圆:在劳劳亭下观月。劳劳亭,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
官轻杨炯麒麟楦(xuàn):麒麟楦,用木头雕刻的麒麟形状的小木凳。官轻杨炯,指官职低微。麒麟楦,喻官职小。
酒薄韦皋螮(fú)虹筵:韦皋,曾任宰相,封南郑郡王(封邑在今陕西南郑)。螮虹,形容美酒。螮虹筵,意谓酒宴丰盛。
梅解偷香悭一笑:梅花开放,香气袭人,但诗人只欣赏它那含蓄、不张扬的美,不肯轻易展露笑颜。悭,吝啬。
柳应恼臈欠三眠:柳絮飘飞,春天即将过去,诗人不愿看到这春光消逝的情景。恼,烦恼。三眠,指春季。
此间自乐降王语:这里自己感到快乐,如同王维一样。自乐,自我感觉快乐。降王,指王之涣,他的诗以清丽著称。
翻羡痴呆证老仙:反而羡慕那些痴呆的老仙。翻,反而。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物寄寓了诗人的感情。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个字,押韵整齐。
开头两句“岁暮乡心日夜煎,劳劳亭月十分圆。”点明时间、地点、事件,并渲染了一种氛围。作者在外地,而故乡的亲人又远在千里之外,因此他时时思念着他们。此时正值冬至之后,寒风凛冽,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家乡的亲人却要忍受严寒,这怎能不让诗人牵挂不已呢?同时,诗人还想到,自己虽然身在异乡为官,但却不能像古人那样“衣锦还乡”,因此心中不免有些惆怅。这两句中包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中间两句“官轻杨炯麒麟楦,酒薄韦皋螮虹筵。”是对前两句的具体描写。诗人以杨炯和韦皋为比,分别指出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的卑贱。杨炯曾经被封为麟德寺监门直长,后来又升任凤阁舍人、修文馆学士等职,可以说是位高权重。而韦皋则曾担任过宰相,封南郑郡王,地位也相当尊贵。相比之下,自己的官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甚至连韦皋这样的大官都比不过,因此诗人感叹道:“官轻杨炯麒麟楦。”这里的“麒麟楦”比喻自己的官位低微。而韦皋曾经担任过大相,封疆土之广,权势之大,可见其地位之尊贵。所以诗人接着又写道:“酒薄韦皋螮虹筵。”这里的“螮虹筵”,指的是酒席上丰盛佳肴的美酒。诗人将韦皋比作天上的彩虹,可见其权贵程度。
接下来的两句“梅解偷香悭一笑,柳应恼臈欠三眠。”则是从梅花和柳树两个方面来写景抒情。梅花盛开时,香气扑鼻,诗人却只能远远地看着,不敢靠近去欣赏它的美丽,生怕破坏了它的娇艳。而柳树刚刚抽芽吐绿,春天的气息尚未完全散尽,但诗人却无法入睡,因为他知道柳树很快就会枯萎,春天也会很快结束。这两句诗描绘了梅花和柳树各自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短暂和生命的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此间自乐降王语,翻羡痴呆证老仙。”则是诗人的感慨之情。这里的“此间”指的是自己的生活环境,而“降王”则是指王维。王维的诗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于世。他的《鹿柴》一诗中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句子,其中“返景”就是指夕阳西下的景色,而“青苔上”则是指石头上的青苔。这里的“降王语”可能是指王维的诗句,也可能是诗人自创的成语。而“痴呆证老仙”则是指那些痴呆的人或者已经衰老的人,他们往往被世人遗忘,生活在孤独之中。然而诗人却觉得这种生活更有趣、更有趣味,因为他能够自由地思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而不受世俗观念的束缚。因此他觉得这种生活比那些被人追捧的生活更加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和柳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份的卑微、生活的单调的不满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