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雨乍晴兴已饶,清明况说是今朝。
桃花镜中学人面,柳条水上拖舞腰。
物色无机容老态,杖屦有意凌危桥。
一路踏青浑不厌,卖饧打鼓仍吹箫。
乍雨乍晴,心情已经十分舒畅愉快。清明时节正好是春天里最美好的时候。
桃花像镜子一般映照出人的脸容,柳条在水上拖曳着舞动着腰肢。
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无心欣赏自然美景却已显露出年老的神态;拄着拐杖有意去攀登危桥。
一路上踏青兴致勃勃并不厌倦,卖糖打鼓仍吹箫。
【注释】:
- 乍(zhà)雨乍(zhà)晴:一会儿下雨一会儿放晴。
- 兴(xìng)已饶:兴致已经很满足了。
- 清明况说是今朝:清明时节正好是春天里最美好的时候。
- 镜中:比喻桃花。
- 学:同“肖”,相似。
- 舞:跳舞。
- 物色:景物。无(wú)机:无心欣赏自然之美。
- 杖屦(jū):拄杖、穿着草鞋。凌(líng)危桥:攀登危桥。
- 浑(hún):全,都。不厌:并不觉得厌倦。
- 打鼓:敲鼓。
【赏析】:
此诗为酬赠之作。诗人与友人一同赏春,兴致勃勃,一路欢歌笑语,不觉来到城郊一座危桥上。诗人凭栏远眺,看到柳条随风飘舞,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崔护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他感叹时光易逝,自己已年华老去。此时,他拄杖而行,意欲登高赏花。然而,他发现,尽管春光明媚,万物复苏,但自己无心欣赏,只想登上那座危桥。最后两句,他继续赏春,一边打鼓一边唱箫,兴致勃勃,毫不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