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微风又过萧,仓琅遥撼树头瓢。
白云送老三休记,红烛消寒七者寮。
乞米僧来抛短景,抱琴客去醉良宵。
无端计及雕枯复,春病春心发柳条。
【注释】
辛亥岁暮杂诗二十首:即诗人在辛亥年(1911年)岁末写的20首小诗。
门外微风又过萧,仓琅遥撼树头瓢。
门前的秋风又吹过萧瑟了,远远地听到仓琅寺传来梵呗的声音。
白云送老三休记,红烛消寒七者寮。
白云悠悠,似乎在告别我衰老的脚步;红烛摇曳,照亮了我的读书处。
乞米僧来抛短景,抱琴客去醉良宵。
僧人来借米,好像抛下一段短暂的风景;我抱着琴,与朋友们一起畅饮良宵。
无端计及雕枯复,春病春心发柳条。
春天里,我的心里充满了忧愁和烦恼;柳条上,春天的病痛和烦乱像柳絮一样飘荡。
赏析:这首诗是辛亥年岁末所作,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门外微风又过萧,仓琅遥撼树头瓢。”这两句写诗人站在门外,望着远方的山峦和树木,感受着春风拂面带来的清凉。然而,诗人的心情却显得有些忧郁,仿佛被周围的环境所感染。
“白云送老三休记,红烛消寒七者寮。”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看着白云悠悠地飘过,似乎在告别他衰老的身体;看着红烛摇曳,照亮了他读书的地方。这些景象都让诗人想起了过去的时光,那些曾经的美好记忆已经渐渐远去,只剩下眼前的孤独和无奈。
“乞米僧来抛短景,抱琴客去醉良宵。”这两句则是诗人与朋友们欢聚一堂的情景。他们聚在一起,一边品尝美味的食物,一边畅谈人生。这种欢乐的氛围让诗人暂时忘却了内心的烦恼,让他感到生活虽然艰难,但依然可以过得充实而美好。
正当诗人沉浸在这种欢乐之中时,他又想到了未来。他看到自己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担心自己无法再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这种担忧让他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仿佛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无端计及雕枯复,春病春心发柳条。”最后两句诗人再次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他思考着未来的命运,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将走向何方。这种无助感让他感到无比痛苦和迷茫。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种种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孤独而又坚强的诗人,他在风雨中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同时也承受着来自生活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