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丁分上下,有丁苦无田。
算缗但计口,不问陌与阡。
当其催科时,比户最可怜。
土窑一破甑,弃之远播迁。
人去丁不去,籍在焉得蠲。
邻里代之输,展转相株连。
及其岁已久,他乡长曾元。
忽闻踪迹存,重趼敛丁钱。
我欲除此困,税额防虚悬。
绘图思郑侠,悯此芃独先。
这首诗描述了在隰州地区人们的生活困境。下面是对每句的逐句释义:
- 人丁分上下,有丁苦无田。
- 注释:这里的“人丁”指的是家庭人口数量,而“上下”则可能是指贫穷和富有的不同阶层。诗句表达了贫富差距的问题,指出即使有人口(人丁)但却没有田地。
- 算缗但计口,不问陌与阡。
- 注释:“算缗”是一种古代的赋税制度,这里指代的是税收政策。”但计口”意味着只计算人数,不考虑财产。这反映了当时税收政策的不公,只注重人口数量而忽略了财产状况。
- 当其催科时,比户最可怜。
- 注释:这里的“催科”是指官府催促民众缴税的场面。”比户”则是指同乡或者邻居之间,彼此之间的生活状态相似。诗句描绘了在征税时期,贫困的家庭遭受的苦难是最深重的。
- 土窑一破甑,弃之远播迁。
- 注释:”土窑”指的是简陋的居住条件。”一破甑”可能是指破旧的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诗句通过描述这些被遗弃的物品,反映了贫困家庭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开家园,四处流浪的情况。
- 人去丁不去,籍在焉得蠲。
- 注释:这里的“籍”可能是指户籍或者记录。”焉得蠲”意为哪里能够免除呢?表达了作者对户籍制度下无法摆脱困境的无奈和悲哀。
- 邻里代之输,展转相株连。
- 注释:”邻里代之输”表示邻居代替缴纳税款。”展转相株连”意味着因为税收问题导致邻里之间相互牵扯,形成了恶性循环。这句话揭示了税收问题如何影响社区的和谐与稳定。
- 及其岁已久,他乡长曾元。
- 注释:”及”在这里是一个承接的意思。”长曾元”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一个比喻,指的是远离家乡的人们。诗句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困苦者已经远离家乡,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富裕之人。
- 忽闻踪迹存,重趼敛丁钱。
- 注释:”踪迹”可能是指过去的足迹或者消息。”重趼”是形容旅途劳累的样子。这句诗表达了突然听到有人还保持着过去的痕迹,并开始重新努力赚取收入的情景。
- 我欲除此困,税额防虚悬。
- 注释:这里的”此困”指代前面的困苦生活。”税额防虚悬”意味着为了防止这种困苦延续下去,应该合理调整税额政策,确保税负不至于过高到让人难以承受。
- 绘图思郑侠,悯此芃独先。
- 注释:”绘图”在这里可能是指绘画或者写作。”郑侠”是一位唐代的人物,他因为上书直言进谏而被贬谪。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对郑侠的敬佩之情,同时对那些生活在困苦中的人表示同情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