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西南巷陌喧,城隅东北最萧寒。
只饶雪意存公道,白屋朱楼一例看。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和九年(814)冬至,是诗人被贬江州司马时的作品。当时诗人正在途经金陵,因大雪而写下此诗。诗中“抵”即到达,“金陵”指当时的润州,今江苏南京;“东南”“西北”“城隅”都是方位词,指代所经过的巷陌。
首句“一带西南巷陌喧”,描绘出一条条巷陌上行人来来往往的景象。第二句“城隅东北最萧寒”,点明自己行至城的北边,那里最为萧索寒冷。第三句“只饶雪意存公道,白屋朱楼一例看”,诗人认为大雪为人们带来了好处,使得白屋和朱楼一样都受到了雪的恩惠。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在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感情。诗人通过描写大雪给人们所带来的好处,表达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艰苦生活处境以及社会不公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