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底天南信,愆期不似潮。
离情看素月,清梦度寒宵。
时欲三冬暮,书仍万里遥。
霞杯将介寿,应是忆东辽。

【注释】

为底天南信,愆期不似潮。

为:为何;愆(qiān),延误;似,像;潮:指书信。

离情看素月,清梦度寒宵。

离情:离别之情;看:瞧、望;素月:洁白的月亮;清梦:清冷的梦境。

时欲三冬暮,书仍万里遥。

时:当;三冬暮,即冬至日;书仍万里遥,即书信仍然要送到万里之外。

霞杯将介寿,应是忆东辽。

霞杯:指酒名。介寿,表示庆贺;东辽:指三弟公伟的家乡。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冬至日思念三弟公伟而作。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年终时节的到来,也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古人认为冬至之后阳气渐生,阴气日渐消弱,所以有迎寒食、扫墓等习俗。《诗经·周颂·载见》:“载见之时,载乘载黄。”朱熹注:“言以冬至之日行祭事也。”冬至这天,人们要吃饺子、喝羊肉汤,以示庆祝。

首联写诗人收到远方亲人的来信,却迟迟未能如期到达的情景,用“愆期”二字点明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但书信仍未到,好像海上的潮水一样。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又写出了他对家人的担忧和焦急的心情。

次联写诗人看到皎洁的月亮,不禁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心中涌起深深的离愁别绪。诗人将这种情感融入梦中,梦见自己正在度过一个寒冷的长夜。这里的“清梦”一词,既形容了梦境的清冷,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孤独。

第三联写到了冬至这个特殊的节日,诗人感叹时光飞逝,转眼间已经到了三冬时分。同时,他仍然收到了远方亲人的来信,信中还提到了他们的近况。然而,由于距离遥远,他们之间的联系仍然非常困难,只能通过书信来传递彼此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联则是诗人对亲人的一种祝福和祝愿。他认为既然他们已经远离家乡,那么就应该珍惜彼此之间的相聚时光,不要总是因为离别而感到痛苦。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霞杯”、“介寿”等词语,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和祝福。

这首诗通过对冬至这个特殊节日的描述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它既有对家人的牵挂与忧虑,又有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了他对亲人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