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烛无瞑不自聊,惊时感事正萧条。
频年多病游踪少,万里怀人别梦遥。
细雨凉云秋漠漠,清钟疏柝夜迢迢。
愁心几许谁相问,赖有微吟破寂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夜有感》。下面我将逐句解析这首诗,并给出注释和赏析。

诗句解读:

  1. 剪烛无瞑不自聊:在寂静的秋夜里,我剪灭了蜡烛,独自无聊地坐着。“剪烛”暗示着深夜时分;“无瞑”表明没有入睡,可能因为思绪纷乱;“不自聊”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2. 惊时感事正萧条:在这动荡不安的时代,我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和不安。“惊时”指的是时代的动荡;“感事”表示对世事的感慨;“萧条”描绘了社会的凄凉景象。

  3. 频年多病游踪少:多年来身体多病,旅行的次数减少了。“频年”指长时间以来;“多病”反映了身体状况不佳;“游踪少”意味着旅行的机会减少。

  4. 万里怀人别梦遥:我思念着远方的人,而这种思念如同遥远的梦境一样难以触及。“万里”形容距离遥远;“怀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别梦遥”则描绘了这种思念之情如远梦一般难以实现。

  5. 细雨凉云秋漠漠:细雨淅沥,凉风习习,秋天的天空显得更加阴沉。“细雨”与“凉云”描绘了秋季的气候特征;“秋漠漠”则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忧郁氛围。

  6. 清钟疏柝夜迢迢:夜深人静时,远处传来清冷的钟声和稀疏的梆子声,显得格外清晰。“清钟”与“疏柝”分别传达了钟声的清脆和梆声的稀少;“夜迢迢”强调了夜晚的漫长和孤独。

  7. 愁心几许谁相问:我心中充满了忧愁,不知道谁能理解我的苦闷。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8. 赖有微吟破寂寥:幸好有微小的诗声打破这寂静的氛围。“赖有”表示依靠;“微吟”即轻轻吟咏;“破寂寥”则表明诗歌的声音能够驱散孤独和寂静。

    翻译:

    在秋夜,我独自一人剪掉了蜡烛,感到既寂寞又无聊。这个时代让我忧虑不已,我担忧国家的动荡不安。多年身体多病,旅行的机会也变少了。我怀念远方的人,他们就像遥远梦境一般难以触及。细雨淅沥,凉风习习,秋天的天空显得更加阴沉。夜深人静时,远处传来清冷的钟声和稀疏的梆子声,显得格外清晰。心中充满了忧愁,不知道谁能理解我的苦闷。幸好有微小的诗声打破这寂静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感受,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同时也表现了个人对于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寄托。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场景和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同时,诗歌中的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互映照,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