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井飞霜素绠寒,银瓶夜汲玉阑干。
碧梧叶落难栖凤,宝镜奁深不照鸾。
常拣丹沙藏蜥蜴,少娴刀尺制罗纨。
徘徊锦瑟遮秋扇,盥手中宵未敢弹。
【注释】
金井飞霜素绠寒:金井,指井台。绠,井上的汲水绳索。素绠,白色的汲水绳索,比喻白丝绳。
银瓶夜汲玉阑干:银瓶,指铜制的储水的瓶。汲,从井水中取水。玉阑干,用玉石制成的栏杆。此处借指井台上的栏杆。
碧梧叶落难栖凤:碧梧,指梧桐树。凤,凤凰,传说中的神鸟。这里用来借指贤才。
宝镜奁深不照鸾:宝镜奁,精美的梳妆用具,此处借指镜子。奁,盒子。深,形容镜子很深。
常拣丹沙藏蜥蜴:常,经常。拣,挑选。丹沙,红色沙子。这里用来形容红色的小动物。
少娴刀尺制罗纨:少,很少。娴,熟悉、精通。刀尺,古代裁剪布帛的工具,也泛指裁缝。罗纨,用丝绸做成的细薄的衣料或帷帐等。这里指织机。
徘徊锦瑟遮秋扇:徘徊,来回移动。锦瑟,一种弦乐器。这里借指弹琴的人。秋扇,古时妇女手摇团扇以驱暑,后来成为失宠的标志。这里借指被冷落的女子。
盥手中宵未敢弹:盥手,洗手。中宵,半夜。这里是说在半夜没有弹琴的勇气。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井台、银瓶、梧桐、镜子、梳妆匣、织机等物为意象,通过对比来表现人物的不同命运和遭遇。全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对各种事物的描绘与比较,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感慨及自身处境的无奈。
首句“金井飞霜素绠寒”,描写了井台上的景色,暗示着诗人所处的环境。接着,“银瓶夜汲玉阑干”,诗人将视角转到井上,描述了夜晚取水的场景。“碧梧叶落难栖凤”则是对梧桐树的描写,而“宝镜奁深不照鸾”则暗指镜子的深邃无法照见贤士。“常拣丹沙藏蜥蜴”与“少娴刀尺制罗纨”两句分别描绘了女子和男子的生活状态,前者勤劳却不得重用,后者熟练但无人赏识。最后一句“徘徊锦瑟遮秋扇”则将视角拉回到诗人身上,表达了他在深夜里不敢弹奏的心情。整首诗以物喻人,通过各种事物的命运变化来反映社会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