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窗几日苦凄迷,霁色初开日影西。
云蚀长虹当户断,烟拖残雨拂檐低。
平池积水侵芳草,小径闲花点绿泥。
好待东山明月上,共携短杖听前溪。

连雨暮晴次唐友梅韵(清代:缪公恩)

幽窗几日苦凄迷,霁色初开日影西。
云蚀长虹当户断,烟拖残雨拂檐低。
平池积水侵芳草,小径閒花点绿泥。
好待东山明月上,共携短杖听前溪。

注释解析:

  • 幽窗几日苦凄迷: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处于幽静的室内环境中感到的孤独和凄凉。
  • 霁色初开日影西:描述了雨后天边初现的阳光,以及太阳在西方的位置。
  • 云蚀长虹当户断,烟拖残雨拂檐低:描绘了雨后的景色,长虹被云遮挡,残雨仍在屋檐下流淌的景象。
  • 平池积水侵芳草,小径閒花点绿泥:形容雨后水面上漂浮的荷叶和草地上残留的泥土,以及路边悠闲开放的花朵点缀着泥土的绿色。
  • 好待东山明月上,共携短杖听前溪:表达了期盼与好友一起欣赏东山上明月的美好愿望,并计划一同前往清澈的小溪边散步。

赏析:
《连雨暮晴次唐友梅韵》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天气变化和自然景观的作品。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过天晴后的情景,从室内的阴冷到户外的明媚,从天空的云翳到大地的生机,诗人的情感也随着景象的变化而波动。

首两句“幽窗几日苦凄迷,霁色初开日影西”,诗人通过长时间的幽闭和雨后初晴的场景来表达自己的心境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天气由阴转为晴,更是从一种压抑的情绪解脱出来,开始期待新的一天。

接下来的四句则更加细腻地描绘了雨后的自然景象:“云蚀长虹当户断,烟拖残雨拂檐低。”这两句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雨后的长虹比喻成被云侵蚀的物体,残雨如丝般轻柔地拂过屋檐,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雨后世界的宁静与美丽。

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期待:“好待东山明月上,共携短杖听前溪。”这里不仅是对一个美好场景的描述,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朋友间相聚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