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海雾作轻阴,树色迷蒙暮影深。
万里暖云春漠漠,一天细雨夜沈沈。
看花拟欲燃红烛,敲句无嫌拥翠衾。
却望朝来晴旭好,青山几处待幽寻。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王之道的《夜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第1节:
原文: 风吹海雾作轻阴,树色迷蒙暮影深。
译文: 海上飘来的海雾轻细地弥漫开来,夜色朦胧,树木的影子在黄昏中显得模糊而深远。
注释: 本节描绘了一幅夜晚海边的景象。”吹海雾作轻阴”中的“吹”字形象地传达出海风带来的湿润和清凉;“轻阴”则形容了海雾的轻盈与柔和,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静谧与神秘。
第2节:
原文: 万里暖云春漠漠,一天细雨夜沈沈。
译文: 远处的天空中散布着淡淡的暖意,春天的气息朦胧不清;夜晚的细雨绵绵不绝,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雾。
注释: “万里暖云”指的是遥远的天空被温暖的云朵所覆盖,给人以温馨宁静的感觉;“春漠漠”则形容春天的意境朦胧、淡雅,仿佛一切都笼罩在一片蒙蒙细雨之中。
第3节:
原文: 看花拟欲燃红烛,敲句无嫌拥翠衾。
译文: 我打算点燃红烛来赏花,敲击琴声却不介意裹上翠色的被子。
注释: 这里的“拟欲”表示打算或想尝试,展现了作者对于赏花的期待和兴致。”燃红烛”是一种传统的赏花仪式,象征着光明与温暖,与后面的”敲句”形成对比,后者暗示了幽静的氛围和内心的宁静。
第4节:
原文: 却望朝来晴旭好,青山几处待幽寻。
译文: 遥望清晨的阳光明媚而和煦,青山之间有那么几处等待着我的探访。
注释: “却望”表示回头看的意思,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期待或是回忆。”晴旭”指清晨的阳光,意味着新一天的开始;”待幽寻”则表达了诗人想要深入探索未知自然的美好愿望。
赏析
这首诗整体上呈现了一种静谧、平和而又略带期待的氛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诗人不仅展示了夜晚的自然美景,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歌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境营造手法,如用景寓情、借物喻志等,使得整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