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螺髻倚云端,岚气飞空浸碧湍。
地暖草芽先欲吐,峰高雪影未全残。
金铃语断东风细,石鼎香消夜雨寒。
几度到来难便去,何时结屋倚松峦。
过双峰寺
一双螺髻倚云端,岚气飞空浸碧湍。
地暖草芽先欲吐,峰高雪影未全残。
金铃语断东风细,石鼎香消夜雨寒。
几度到来难便去,何时结屋倚松峦。
注释:
- 螺髻:指山峰像螺旋一样的形状,像女性的发髻。
- 岚气:是指山间的雾气。
- 碧湍:指清澈的溪水。
- 地暖:指温暖的气候。
- 峰高:形容山峰很高。
- 金铃语断:形容风铃声断续,像是金铃发出的声音。
- 石鼎香消:形容石头做的炉子已经烧尽了香。
- 几度:多次。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描绘了双峰寺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
首句“一双螺髻倚云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双峰寺周围的山峰像螺旋一样的形状,像是女性的头发一样,耸立在天空中,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这里的“云”象征着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象,与山峰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次句“岚气飞空浸碧湍”,进一步描绘了双峰寺周围山间的云雾缭绕、溪水潺潺的景象。这里的“岚气”指的是山间的云雾,而“碧湍”则是指清澈的溪水。这两句诗共同构成了一幅山水相依、动静结合的画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优美。
第三句“地暖草芽先欲吐”,则是从植物生长的角度来描绘双峰寺周围的自然环境。这里的“地暖”指的是温暖的气候,使得草木得以生长,而“草芽”则是指刚刚发芽的草。这句诗通过对草芽的生长状态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第四句“峰高雪影未全残”,则是从山峰的高低角度来描绘双峰寺周围的景色。这里的“峰高”指的是山峰很高,而“雪影”则是指山上的积雪。这句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现了山峰的高峻和美丽。
第五句“金铃语断东风细”,以拟人化的手法,将风的声音比作金铃,形容风声悠扬而细腻。这里的“东风”指的是春风,而“细”则是指轻柔。这句诗通过对风声的描绘,传达了春天的气息和温暖。
第六句“石鼎香消夜雨寒”,则是以石鼎燃烧的香气被夜雨所冲散为主题。这里的“石鼎”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具,而“香消”则是指香味消散。这句诗通过对香火的描绘,表达了夜晚的氛围和寂寞。
第七句“几度到来难便去,何时结屋倚松峦”,则是表达了作者对双峰寺的喜爱之情。这里的“几度”指的是多次来到这里,而“难便去”则是指难以离开。这句诗通过对作者情感的体验,表达了对双峰寺的喜爱和留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希望能在这里结庐定居、享受宁静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双峰寺周围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人间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通过诗歌的形式,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