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沈翘首望云天,一种深情已暗传。
向晓不言畴昔梦,泪花莹澈枕函边。
日沉翘首望云天,一种深情已暗传。
向晓不言畴昔梦,泪花莹澈枕函边。
注释:太阳落山了,我抬起头仰望天空,心中充满了对你的思念之情,那种深深的情感已经悄然传递出来了。清晨醒来,我不谈论过去的梦想,因为泪水晶莹剔透地洒在枕边的枕头上。
赏析:这是一首悼念亡妻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日沉、向晓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日沈翘首望云天,一种深情已暗传。
向晓不言畴昔梦,泪花莹澈枕函边。
日沉翘首望云天,一种深情已暗传。
向晓不言畴昔梦,泪花莹澈枕函边。
注释:太阳落山了,我抬起头仰望天空,心中充满了对你的思念之情,那种深深的情感已经悄然传递出来了。清晨醒来,我不谈论过去的梦想,因为泪水晶莹剔透地洒在枕边的枕头上。
赏析:这是一首悼念亡妻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日沉、向晓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注释】 又因明月千家雪树影寒霜月二句松坡成篇余亦足成二律其一: 更深,更深夜半的时候。群籁息,各种声音都静下来。寂寂,寂静无声。立寒庭,独自立在寒凉的庭院中。 明月千家雪,疏灯一点星。 明月皎洁如雪,洒遍千家;疏灯光点稀疏闪烁,如同星星。 天光侵户牖,夜气入虚灵。 天空的月光照射进屋内,夜露的气息渗入虚无缥缈的灵气之中。 小饮休教醉,长令方寸醒。 微醉时不要放纵,要常常清醒保持神志。 【赏析】
山行即事 烟景迎骄马,晴光入望中。 万峰生晓翠,远树乱春红。 鱼跃桃花水,莺啼柳絮风。 云山缘尚浅,空羡草堂翁。 注释: 1. 烟景迎骄马:烟雾缭绕的景象中,骄阳似火的马匹奔腾而过。 2. 晴光入望中:阳光明媚,照射在视野之中。 3. 万峰生晓翠:早晨的山峰上,覆盖着一层淡淡的绿色。 4. 远树乱春红:远处的树木在春天的阳光下,显得五彩斑斓。 5. 鱼跃桃花水:鱼儿在桃花盛开的水中跳跃。 6.
《夜行》 车马秋萧瑟,征途夜可怜。 月光澄爽气,山影隔凉烟。 明灭渔村火,横斜野渡船。 远天空极目,箕斗落峰前。 注释: - 车马秋萧瑟:指秋天的车马行驶时发出的声音,萧瑟形容声音凄凉、冷清。 - 征途夜可怜:征途(旅途)在夜晚显得格外可恨或令人怜悯,因为夜晚的旅程常常更加孤独和漫长。 - 月光澄爽气:月光清澈明朗,给人带来清爽的感觉。 - 山影隔凉烟:山的影子映照在凉爽的烟雾中
立秋前一日暑甚因步水上见时景已有秋意避炎无处所,为逐水边过。 莲萼飘红粉,蘋花乱白波。 只知秋已近,恰畏暑偏多。 微咏清商曲,临流望素河。 注释: 1. 《立秋前一日暑甚因步水上见时景已有秋意》:立秋前一天,天气非常炎热,作者在水上散步,看到了秋天的景象。 2. 避炎无处所,为逐水边过:为了躲避炎热,作者不得不在河边度过这个炎热的午后。 3. 莲萼飘红粉,蘋花乱白波:莲花的花瓣飘散着红色
【注释】: 万壑千峰里,鞭丝独往还:万壑千山中,只有马鞭声在回荡。鞭丝,即缰绳。万壑千峰,指群山连绵,深谷纵横;鞭丝独往还,指诗人独自骑马穿行于群山之间。 荒烟迷野径,落叶满空山:荒芜的烟云迷漫着野外小径,遍地的落叶布满了空空的山谷。 石塔青松掩,柴门碧水环:青翠的山峰和苍劲的松树掩映在古老的石塔之中,一湾碧水环绕着简陋的茅舍。 老僧无个事,镇日闭禅关:年迈的僧人没什么事情,终日关门打坐修禅。
春暮 春事馀多少,凄其感物华。 连绵三日雨,零落半帘花。 绿树繁阴重,高楼夕照斜。 怀人归未得,芳草满天涯。 【注释】 (1)“春事”:指春天里的事情,即春天的景色和气象。 (2)“凄其”:形容悲伤、凄凉的感觉。 (3)“物华”:指春天的景物。 (4)“绵延”:连绵不断。 (5)“半帘花”:半遮半掩地落在窗帘上的花瓣。 (6)“繁阴”:浓密的树荫。 (7)“高楼”:指高高的建筑物,这里指楼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描绘了夜晚安静的场景和内心感受。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坐久群嚣息:长时间坐着,周围喧闹声逐渐消失。这里的“群嚣”指的是周围的嘈杂声,“息”表示停止。 2. 微吟夜已央:轻轻吟诵,时间已经晚了(夜已央)。这里用“微吟”来形容低声吟唱,而“夜已央”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3. 闲心常自照:心中常常有闲暇的光亮。这里的“闲心”指的是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再出东郊 走出京城的东郊,心情格外舒畅。 芳园归几日,重适野人家。 在郊外的小屋里住了几天,重新回到了熟悉的田园生活中。 树树闻山鸟,村村见杏花。 四周的山峦上,传来了鸟儿的鸣叫声;村子里到处都是盛开的杏花。 溪痕新涨雨,草色渐藏沙。 山间的溪流因为刚刚下过雨而水流湍急,草地的颜色也开始由绿色转为黄色。 依旧东皋路,旋看易物华。 虽然回到了熟悉的道路,但看到周围的一切变得如此富饶美好
晓霁郊行 新晴寒气峭,晨色上巾车。 霁雪迎残月,明霞度晓鸦。 山溪初解冻,野草未生芽。 为忆江南路,东风到处花。 注释及赏析: 1. 新晴寒气峭:新晴即晴朗的天气,寒气峭则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2. 晨色上巾车:清晨的景色映照在车上。 3. 霁雪迎残月:雨后的雪融化后迎接着残存的月亮。 4. 明霞度晓鸦:明亮的霞光穿过早晨的乌鸦。 5. 山溪初解冻:山间的小溪开始解冻。 6. 野草未生芽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默写。考生默写时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来记忆,同时要抓住关键字词如“笛”“正月明”等来记忆。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或漏字、添字等现象,还要注意书写的工整性。本题要注意以下易错字:笛。 【答案】 闻笛 何处吹长笛,高楼正月明。 梅花飞片片,杨柳绿盈盈。 万里凄凉影,三年离别情。 独立忆江城
绝句 倚枕支颐制豆娘, 五文弱线烂生光 。 不知气比游丝细, 反为儿曹续命长。 注释 1. 倚枕支颐:靠着枕头,支撑着下巴,形容愁闷的样子。 2. 五文:古代货币单位,此处可能指代某种价值或象征性物品。 3. 弱线:柔软、脆弱的线索。 4. 烂生光:颜色发亮,显得格外鲜艳。 5. 儿曹:孩子们,此处指自己的子女。 6. 续命:延长生命的意思。 赏析
【注释】 ①缀班联:用五彩丝线编成花边,装饰在衣服上。②怜:爱。③芳阶:庭院中种有花草的台阶。④拈线:指缝纫、刺绣。绣床前:指绣着花的床上。 【赏析】 这首悼亡绝句是唐末女诗人聂胜琼为亡妻写的。聂胜琼,字秀卿,洛阳(河南洛阳)人。她出身于仕宦之家,但不幸早逝。这首诗表达了她对亡妻的深情和怀念。诗的前两句写妻子生前的美好形象,后两句写丈夫如何思念亡妻。全诗语言质朴而真挚感人。
【注释】 入厨:进厨房。三朝:三天,指妻子去世已三天了。病里:疾病中。羹:肉汤。报:告知。慈帏:母亲的卧室。报:报告。增:加。全消:完全消失。疴(hē):久卧不起的病。全消:完全消除。 【赏析】 此诗是悼念亡妻所作。开头写自己为妻子做羹汤,表现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厚意;中间写自己思念妻子之情,表现对妻子的怀念;最后写自己希望死者在天之灵不要责怪自己,表现自己悔恨自己的过错。此诗语言平实自然而含蓄蕴藉
注释:雅意相关姊妹行,姐妹之间有着亲密的关系;几回分赠嫁衣裳,她们互相赠送嫁衣。惟存数幅亲花绣,仅剩下一些亲手绣制的嫁衣。犹自尘封黄竹箱,这些嫁衣仍然被珍藏在黄色的竹箱中。 赏析:这首诗以姐妹之间的情感为背景,描绘了姐妹们相互赠送嫁衣的情景。诗的开头两句“雅意相关姊妹行,几回分赠嫁衣裳”,通过“雅意相关”这个关键词,表达了姐妹之间深厚的感情。接着,又通过“几回分赠嫁衣裳”这一动作
悼亡绝句 帘动惊闻步屧声,宛然独自踏阶行。 推窗不见人何处,风自凄清月自明。 注释: 帘动惊闻步屧声:帘子被风吹动,发出声响,仿佛听到了脚步声。 宛然独自踏阶行:仿佛看到她独自一人,正在台阶上行走。 推窗不见人何处:推开窗户却看不到她的身影,不知道她去了哪里。 风自凄清月自明:风吹得凄凉,月光明亮。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出诗人对逝去爱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悲伤
短梦初惊曙色微,半宵言笑是耶非。 为怜弱质愁风露,月黑山深那得归。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1. 短梦初惊曙色微,半宵言笑是耶非: - 短梦初惊:暗示着清晨的梦境,可能有些不寻常或令人惊醒。"曙色微"则描述了黎明时分的微光,象征希望与新的开始。 - 半宵言笑:可能表示在梦中或现实中的轻松时刻,但随即醒来后感到疑惑或不安,对“是耶非”的不确定感。 - 是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