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丛芳草径三三,逗引寻香凤子酣。
梦里东风何处是,关心春色在江南。
注释:
几丛芳草,小路两旁,有两三处。逗引,引诱、招引的意思。寻香,指蝴蝶在花间飞舞采食花粉。凤子酣,形容蝴蝶翩翩起舞的情态。梦里,指梦中所见的景象。东风,春风。江南,指江南地区。关心春色,意思是担心春天的美丽景色被破坏。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看到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景而心生感慨。诗人以蝶自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希望。诗中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几丛芳草径三三,逗引寻香凤子酣。
梦里东风何处是,关心春色在江南。
注释:
几丛芳草,小路两旁,有两三处。逗引,引诱、招引的意思。寻香,指蝴蝶在花间飞舞采食花粉。凤子酣,形容蝴蝶翩翩起舞的情态。梦里,指梦中所见的景象。东风,春风。江南,指江南地区。关心春色,意思是担心春天的美丽景色被破坏。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看到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景而心生感慨。诗人以蝶自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希望。诗中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注释】 又因明月千家雪树影寒霜月二句松坡成篇余亦足成二律其一: 更深,更深夜半的时候。群籁息,各种声音都静下来。寂寂,寂静无声。立寒庭,独自立在寒凉的庭院中。 明月千家雪,疏灯一点星。 明月皎洁如雪,洒遍千家;疏灯光点稀疏闪烁,如同星星。 天光侵户牖,夜气入虚灵。 天空的月光照射进屋内,夜露的气息渗入虚无缥缈的灵气之中。 小饮休教醉,长令方寸醒。 微醉时不要放纵,要常常清醒保持神志。 【赏析】
山行即事 烟景迎骄马,晴光入望中。 万峰生晓翠,远树乱春红。 鱼跃桃花水,莺啼柳絮风。 云山缘尚浅,空羡草堂翁。 注释: 1. 烟景迎骄马:烟雾缭绕的景象中,骄阳似火的马匹奔腾而过。 2. 晴光入望中:阳光明媚,照射在视野之中。 3. 万峰生晓翠:早晨的山峰上,覆盖着一层淡淡的绿色。 4. 远树乱春红:远处的树木在春天的阳光下,显得五彩斑斓。 5. 鱼跃桃花水:鱼儿在桃花盛开的水中跳跃。 6.
《夜行》 车马秋萧瑟,征途夜可怜。 月光澄爽气,山影隔凉烟。 明灭渔村火,横斜野渡船。 远天空极目,箕斗落峰前。 注释: - 车马秋萧瑟:指秋天的车马行驶时发出的声音,萧瑟形容声音凄凉、冷清。 - 征途夜可怜:征途(旅途)在夜晚显得格外可恨或令人怜悯,因为夜晚的旅程常常更加孤独和漫长。 - 月光澄爽气:月光清澈明朗,给人带来清爽的感觉。 - 山影隔凉烟:山的影子映照在凉爽的烟雾中
立秋前一日暑甚因步水上见时景已有秋意避炎无处所,为逐水边过。 莲萼飘红粉,蘋花乱白波。 只知秋已近,恰畏暑偏多。 微咏清商曲,临流望素河。 注释: 1. 《立秋前一日暑甚因步水上见时景已有秋意》:立秋前一天,天气非常炎热,作者在水上散步,看到了秋天的景象。 2. 避炎无处所,为逐水边过:为了躲避炎热,作者不得不在河边度过这个炎热的午后。 3. 莲萼飘红粉,蘋花乱白波:莲花的花瓣飘散着红色
【注释】: 万壑千峰里,鞭丝独往还:万壑千山中,只有马鞭声在回荡。鞭丝,即缰绳。万壑千峰,指群山连绵,深谷纵横;鞭丝独往还,指诗人独自骑马穿行于群山之间。 荒烟迷野径,落叶满空山:荒芜的烟云迷漫着野外小径,遍地的落叶布满了空空的山谷。 石塔青松掩,柴门碧水环:青翠的山峰和苍劲的松树掩映在古老的石塔之中,一湾碧水环绕着简陋的茅舍。 老僧无个事,镇日闭禅关:年迈的僧人没什么事情,终日关门打坐修禅。
春暮 春事馀多少,凄其感物华。 连绵三日雨,零落半帘花。 绿树繁阴重,高楼夕照斜。 怀人归未得,芳草满天涯。 【注释】 (1)“春事”:指春天里的事情,即春天的景色和气象。 (2)“凄其”:形容悲伤、凄凉的感觉。 (3)“物华”:指春天的景物。 (4)“绵延”:连绵不断。 (5)“半帘花”:半遮半掩地落在窗帘上的花瓣。 (6)“繁阴”:浓密的树荫。 (7)“高楼”:指高高的建筑物,这里指楼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描绘了夜晚安静的场景和内心感受。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坐久群嚣息:长时间坐着,周围喧闹声逐渐消失。这里的“群嚣”指的是周围的嘈杂声,“息”表示停止。 2. 微吟夜已央:轻轻吟诵,时间已经晚了(夜已央)。这里用“微吟”来形容低声吟唱,而“夜已央”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3. 闲心常自照:心中常常有闲暇的光亮。这里的“闲心”指的是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再出东郊 走出京城的东郊,心情格外舒畅。 芳园归几日,重适野人家。 在郊外的小屋里住了几天,重新回到了熟悉的田园生活中。 树树闻山鸟,村村见杏花。 四周的山峦上,传来了鸟儿的鸣叫声;村子里到处都是盛开的杏花。 溪痕新涨雨,草色渐藏沙。 山间的溪流因为刚刚下过雨而水流湍急,草地的颜色也开始由绿色转为黄色。 依旧东皋路,旋看易物华。 虽然回到了熟悉的道路,但看到周围的一切变得如此富饶美好
晓霁郊行 新晴寒气峭,晨色上巾车。 霁雪迎残月,明霞度晓鸦。 山溪初解冻,野草未生芽。 为忆江南路,东风到处花。 注释及赏析: 1. 新晴寒气峭:新晴即晴朗的天气,寒气峭则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2. 晨色上巾车:清晨的景色映照在车上。 3. 霁雪迎残月:雨后的雪融化后迎接着残存的月亮。 4. 明霞度晓鸦:明亮的霞光穿过早晨的乌鸦。 5. 山溪初解冻:山间的小溪开始解冻。 6. 野草未生芽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默写。考生默写时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来记忆,同时要抓住关键字词如“笛”“正月明”等来记忆。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或漏字、添字等现象,还要注意书写的工整性。本题要注意以下易错字:笛。 【答案】 闻笛 何处吹长笛,高楼正月明。 梅花飞片片,杨柳绿盈盈。 万里凄凉影,三年离别情。 独立忆江城
注释:山峰陡峭,小路幽深的古亭位于山中,我与隐士心意相通。 无人能与我共享这份雅致,空山中的泉水和石都是我的知音。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首联“峰危径僻古亭深,自与幽人契素心”是说山峰险峻,道路偏僻,古亭坐落在山中,自己与隐士心意相通。颔联“绝调凭谁同一赏,空山泉石是知音”是说没有人能够和自己共同品味这美妙的曲子,只有山中的泉水和石头才能理解我的心情。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的赞美之情
注释:画中山峰层层叠叠,翠绿欲滴,仿佛要靠着晴空而立。江面倒影清澈明亮,如同碧玉制成的明镜。作者与自然融为一体,忘却了世俗的得失,只有满船的明月和一竿清风相伴。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水画卷。画面上,万座山峰耸立,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聚集在一起,翠绿色的山峦仿佛要依靠着晴朗的天空。江面上,倒映的清江碧水宛如一面明亮的镜子,将天空、山峦、水面完美地融为一体
【注释】: 寻春携侣问烟霞,蜡屐冲泥鸟道斜。 寻春天气暖和时,携友相伴访名山, 踏着石子路,踩在泥泞中, 山路弯弯曲曲,鸟儿在枝头啼鸣, 寻找春天的气息,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笑指溪边深竹里,东风已绽一枝花。 指着溪边的竹林深处,春风已经吹开一簇簇花朵。 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竹子在风中摇曳生姿, 花朵在春风中绽放,生机勃勃,美丽动人。 译文: 寻找春天,携友同行,询问那烟霞弥漫的山间;
注释:家园处处都有美好的花朵,归家时就应该回家。即使江南的风和日丽,也不要在花担上飞过桥去。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蝴蝶飞舞的景象。首句“家园处处好芳菲”,表达了对家乡美景的喜爱之情。第二句“合是归时便得归”进一步强调了作者想要回到家园的想法。第三句“纵使江南风日暖”则描绘了江南春天温暖宜人的景象。尾句“莫随花担过桥飞”则是对前面两句的总结和升华,提醒人们不要被美景所迷惑,而应该珍惜眼前的时光
注释: 春阴:春天的阴霾,指春天气候阴沉,多雨。 云掩青山影欲无:乌云遮住了青山的影子。 东风犹自砭肌肤:东风依然像针一样刺着我的皮肤。 谁能为我开生面:谁又能给我打开新的局面呢? 写作春寒欲雨图:描绘出春天的阴冷天气和即将到来的雨。 赏析: 这首诗以“春阴”为题,描绘了春天的阴霾景象。全诗通过描述春风、乌云、东风等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阴冷天气的不满和期待。 首句“云掩青山影欲无”
注释: 澄湖:清澈的湖泊,这里指的是洞庭湖。秋老:(湖)秋天已经老去。荻花洲:长满荻花的沙洲。舣(yǐ):停船。秦邮:即秦淮河,古代地名,在今南京市秦淮区。拖蜡屐(ɡé):拖着木屐。蜡屐是古代的一种鞋,用蜡涂在布底上做成的。玩珠楼:指楼上陈列着各种珠宝的阁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高气爽、湖光山色的背景下,独自乘舟垂钓的景象。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