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促同云卷雪狂,飘来兰畹压幽芳。
素心本具冰霜操,飞向窗前作冷香。
注释:雪兰被风吹动如同云朵卷起,它的花如雪般狂野。飘来的雪兰花香浓郁,压过其他的芳香。它有着纯洁的本性,像冰霜一样坚强。它在窗前飞舞,散发出冷香。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雪兰在风的推动下,如云卷雪狂,飞入兰畹压幽芳的景象。诗人赞美了雪兰的素心和冰霜般的操守,以及它在窗前飞翔时散发的冷香。这首诗通过对雪兰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雪兰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风促同云卷雪狂,飘来兰畹压幽芳。
素心本具冰霜操,飞向窗前作冷香。
注释:雪兰被风吹动如同云朵卷起,它的花如雪般狂野。飘来的雪兰花香浓郁,压过其他的芳香。它有着纯洁的本性,像冰霜一样坚强。它在窗前飞舞,散发出冷香。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雪兰在风的推动下,如云卷雪狂,飞入兰畹压幽芳的景象。诗人赞美了雪兰的素心和冰霜般的操守,以及它在窗前飞翔时散发的冷香。这首诗通过对雪兰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雪兰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 又因明月千家雪树影寒霜月二句松坡成篇余亦足成二律其一: 更深,更深夜半的时候。群籁息,各种声音都静下来。寂寂,寂静无声。立寒庭,独自立在寒凉的庭院中。 明月千家雪,疏灯一点星。 明月皎洁如雪,洒遍千家;疏灯光点稀疏闪烁,如同星星。 天光侵户牖,夜气入虚灵。 天空的月光照射进屋内,夜露的气息渗入虚无缥缈的灵气之中。 小饮休教醉,长令方寸醒。 微醉时不要放纵,要常常清醒保持神志。 【赏析】
山行即事 烟景迎骄马,晴光入望中。 万峰生晓翠,远树乱春红。 鱼跃桃花水,莺啼柳絮风。 云山缘尚浅,空羡草堂翁。 注释: 1. 烟景迎骄马:烟雾缭绕的景象中,骄阳似火的马匹奔腾而过。 2. 晴光入望中:阳光明媚,照射在视野之中。 3. 万峰生晓翠:早晨的山峰上,覆盖着一层淡淡的绿色。 4. 远树乱春红:远处的树木在春天的阳光下,显得五彩斑斓。 5. 鱼跃桃花水:鱼儿在桃花盛开的水中跳跃。 6.
《夜行》 车马秋萧瑟,征途夜可怜。 月光澄爽气,山影隔凉烟。 明灭渔村火,横斜野渡船。 远天空极目,箕斗落峰前。 注释: - 车马秋萧瑟:指秋天的车马行驶时发出的声音,萧瑟形容声音凄凉、冷清。 - 征途夜可怜:征途(旅途)在夜晚显得格外可恨或令人怜悯,因为夜晚的旅程常常更加孤独和漫长。 - 月光澄爽气:月光清澈明朗,给人带来清爽的感觉。 - 山影隔凉烟:山的影子映照在凉爽的烟雾中
立秋前一日暑甚因步水上见时景已有秋意避炎无处所,为逐水边过。 莲萼飘红粉,蘋花乱白波。 只知秋已近,恰畏暑偏多。 微咏清商曲,临流望素河。 注释: 1. 《立秋前一日暑甚因步水上见时景已有秋意》:立秋前一天,天气非常炎热,作者在水上散步,看到了秋天的景象。 2. 避炎无处所,为逐水边过:为了躲避炎热,作者不得不在河边度过这个炎热的午后。 3. 莲萼飘红粉,蘋花乱白波:莲花的花瓣飘散着红色
【注释】: 万壑千峰里,鞭丝独往还:万壑千山中,只有马鞭声在回荡。鞭丝,即缰绳。万壑千峰,指群山连绵,深谷纵横;鞭丝独往还,指诗人独自骑马穿行于群山之间。 荒烟迷野径,落叶满空山:荒芜的烟云迷漫着野外小径,遍地的落叶布满了空空的山谷。 石塔青松掩,柴门碧水环:青翠的山峰和苍劲的松树掩映在古老的石塔之中,一湾碧水环绕着简陋的茅舍。 老僧无个事,镇日闭禅关:年迈的僧人没什么事情,终日关门打坐修禅。
春暮 春事馀多少,凄其感物华。 连绵三日雨,零落半帘花。 绿树繁阴重,高楼夕照斜。 怀人归未得,芳草满天涯。 【注释】 (1)“春事”:指春天里的事情,即春天的景色和气象。 (2)“凄其”:形容悲伤、凄凉的感觉。 (3)“物华”:指春天的景物。 (4)“绵延”:连绵不断。 (5)“半帘花”:半遮半掩地落在窗帘上的花瓣。 (6)“繁阴”:浓密的树荫。 (7)“高楼”:指高高的建筑物,这里指楼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描绘了夜晚安静的场景和内心感受。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坐久群嚣息:长时间坐着,周围喧闹声逐渐消失。这里的“群嚣”指的是周围的嘈杂声,“息”表示停止。 2. 微吟夜已央:轻轻吟诵,时间已经晚了(夜已央)。这里用“微吟”来形容低声吟唱,而“夜已央”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3. 闲心常自照:心中常常有闲暇的光亮。这里的“闲心”指的是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再出东郊 走出京城的东郊,心情格外舒畅。 芳园归几日,重适野人家。 在郊外的小屋里住了几天,重新回到了熟悉的田园生活中。 树树闻山鸟,村村见杏花。 四周的山峦上,传来了鸟儿的鸣叫声;村子里到处都是盛开的杏花。 溪痕新涨雨,草色渐藏沙。 山间的溪流因为刚刚下过雨而水流湍急,草地的颜色也开始由绿色转为黄色。 依旧东皋路,旋看易物华。 虽然回到了熟悉的道路,但看到周围的一切变得如此富饶美好
晓霁郊行 新晴寒气峭,晨色上巾车。 霁雪迎残月,明霞度晓鸦。 山溪初解冻,野草未生芽。 为忆江南路,东风到处花。 注释及赏析: 1. 新晴寒气峭:新晴即晴朗的天气,寒气峭则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2. 晨色上巾车:清晨的景色映照在车上。 3. 霁雪迎残月:雨后的雪融化后迎接着残存的月亮。 4. 明霞度晓鸦:明亮的霞光穿过早晨的乌鸦。 5. 山溪初解冻:山间的小溪开始解冻。 6. 野草未生芽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默写。考生默写时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来记忆,同时要抓住关键字词如“笛”“正月明”等来记忆。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或漏字、添字等现象,还要注意书写的工整性。本题要注意以下易错字:笛。 【答案】 闻笛 何处吹长笛,高楼正月明。 梅花飞片片,杨柳绿盈盈。 万里凄凉影,三年离别情。 独立忆江城
月兰 苔藓环绕着崇山,青翠的兰花结成绿荫,玉绳不动夜深。 在石头边几株冰凌花冷,洁白的素魄流辉映照洁白的心灵。 注释: 1. 苔护崇兰结绿阴:苔藓环绕着崇山,青翠的兰花结成绿荫。 2. 玉绳不动夜沈沈:玉绳(月亮)不动,夜深。 3. 石边几本冰根冷:在石头边几株冰凌花冷。 4. 素魄流辉映素心:洁白的素魄流辉映照洁白的心灵。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月夜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
注释 晴兰:晴天的兰花。 谷风:秋风。 野养花天:野外盛开的花朵,比喻兰花。 九畹幽丛:九种香草的丛生地。 散暖烟:散发温暖的烟雾。 仙蕊露干香远馥:仙花上露水干了,香气传得很远。 向阳几叶影翩翩:阳光照在几片叶子上,叶子的影子随风飘舞。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兰花生长环境的诗。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秋风拂过,野外盛开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香气,九种香草的丛生地,仙花上露水干了
露兰 冰根碧叶杂荒芜,晓露迎晖缀宝珠。 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注释: - 冰根碧叶:指荷花的根部和叶片都是碧绿色的。冰根,比喻荷花的根部如同冰一样清冷;碧叶,形容荷叶绿得鲜艳。 - 荒芜:荒废、冷落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荷塘周围环境荒凉,无人问津。 - 晓露迎晖缀宝珠:清晨的露水迎接着阳光,像珍珠一样点缀在荷叶上。这里的“迎晖”指的是晨光照耀,“缀宝珠”则形容露珠晶莹剔透
破盆兰花 宝墨淋漓染素翰,破盆偶仿板桥兰。 祖香自是无增减,莫与雕栏两样看。 注释:用宝墨将白绢上的兰花写上,然后放在破盆里模仿板桥的兰花。祖传的香味本来就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不要和雕刻的栏杆里的兰花一样看待。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在书房中,手持宝墨笔,在白绢上挥毫泼墨,以白描技法画出了一盆兰花的画卷。画面中的兰花虽然只是简单的勾勒,但却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渡辽河 漠漠平沙日影低,西风一苇渡辽西。 长安怕醒深闺梦,打得黄莺不敢啼。 注释与赏析 1. 渡辽河 - 出处及作者:此诗为明代诗人杨宾所作,表达了一种对边疆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国的忧虑。 - 原文:渡辽河出关数百里,渡河日八九。小者不知名,大者此其右。发源自东北,汨汨西南走。清流可濯缨,浊或泥数斗。荡溢起波涛,触石声如吼。汎滥过平沙,汪洋十馀亩。闻道枸柳河,水坚八月后。今年天亦寒
解析: 诗句逐一释义: 1. 树杪秋红缀晓霞,西风萧瑟下芦花。 - “树杪”指的是树枝上,“秋红缀晓霞”意味着秋天的红色在晨曦中与朝霞相映成趣。这句诗描绘了秋季早晨的美丽景象。 - “西风萧瑟”形容风吹的声音和感觉,“下芦花”则可能是指风吹过芦苇丛的景象。这句诗营造了一种秋天的凄凉氛围。 2. 愁人多少关山梦,残月光中到海涯。 - “愁人”指那些忧愁的人,他们因思念或担忧而感到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