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凋零日,青苍见尔辰。
虽能甘苦节,非不愿阳春。
岂羡知稀贵,偏于岁暮亲。
四时无改序,淹寂亦何瞋。

【赏析】

《赋得岁寒松》,唐代杜甫的一首诗。诗中借松树之“岁寒不凋”来喻人的高洁志行和高尚品格。

首句点明题旨,即在万物萧条的季节之中,青苍的松柏依然挺拔苍翠,生机勃勃。第二句写松柏虽然能忍受艰苦,但并不羡慕春天阳春的繁花似锦。第三句说松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能耐寂寞而甘于淡泊;第四句则说松柏之所以能耐寂寞而甘于淡泊,是因为它能在岁暮时分得到人们的喜爱。末句是说,一年四季四季更替,松柏却始终保持着它固有的本色,不受外界干扰,因而也就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这首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首句点明题旨:在万物凋零的季节里,青苍的松柏依然挺拔苍翠,生机勃勃。

次句写松柏的节操:虽然它能忍受艰苦、承受风雪,但它并不羡慕春天阳春的繁花似锦。

三句写松柏的情操: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它能耐寂寞而甘于淡泊。

四句写松柏的品质:正因为能在岁暮时分得到人们的亲爱,所以它才能保持自己固有的本色不变。

五句点明题旨:一年四季四季更替,松柏却始终保持着它固有的本色,不受外界干扰,因而也就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

【译文】

万物凋零的日子,只有青苍的松柏依然苍翠挺拔。

虽然能经受艰苦的磨难,但也并不羡慕阳春三月的繁花似锦。

难道只是羡慕那些稀少的知音吗?偏是在岁暮的时候得到人们的亲爱。

一年四季四季更替,松柏却始终保持着它固有的本色,不受外界干扰,因而也就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