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策艰难献帝阍,冀邀升斗赡朝昏。
那堪孤客天涯境,尽是双亲梦里魂。
刺眼寒花三次发,惊心白露九秋繁。
望乡时倚庭前树,冷雁哀笳满蓟门。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下面是对其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诗句解释:
- “挟策艰难献帝阍,冀邀升斗赡朝昏”:携带着书卷(策)在艰难险阻中前往皇宫(献帝阍),希望能得到皇帝的赏识和赏赐(升斗赡朝昏)。这里的“献帝”指的是东汉末年的皇帝,“朝昏”则表示日夜。
- “那堪孤客天涯境,尽是双亲梦里魂”:怎能忍受孤独的旅人身处遥远的异乡(天涯境),所有的思亲之情都化作梦中的思念(双亲梦里魂)。这里的“天涯”指的是远离故乡的地方。
- “刺眼寒花三次发,惊心白露九秋繁”:眼前的景象让人感到痛苦和震惊,寒花(可能指菊花或类似的花卉)在秋季(白露)开放了三次(多次开花)。这里用“刺眼”和“惊心”来形容景象给人的强烈感受。
- “望乡时倚庭前树,冷雁哀笳满蓟门”:每当想到家乡时,就会倚靠在庭院前的树上凝望(望乡),而远方传来的哀伤的笛声和雁鸣声充满了(冷雁哀笳满蓟门)。这里的“蓟门”指的是古代中国的边关,也是作者所在地。
2. 译文:
我带着书籍(策)来到京城,为了寻求机会向皇帝展示自己的才华。然而,我的努力似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只能在寒冷的花丛中多次看到它们盛开(刺眼寒花三次发),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和凄凉(惊心白露九秋繁)。每次想到远方的家人,我就会感到无比的思念和痛苦(尽是双亲梦里魂);每当听到远处传来的哀婉的笛声和雁鸣声,我都会感到一种深深的忧伤(冷雁哀笳满蓟门)。
3.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他在京城求官不得,思念家乡的痛苦和无奈。诗中的“寒花”和“白露”等自然景象,被用来象征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而“望乡”和“冷雁哀笳”等词句,更是将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虽然充满了辛酸和苦涩,但也流露出诗人对家国的深切关怀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