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高峻水流长,清圣名争日月光。
逃国衣冠同揖让,采薇歌曲忆羲皇。
齐桓竞霸雄风尽,唐帝征辽故垒荒。
地下应逢吴泰伯,可堪携手说兴亡。
【注释】
伯夷叔齐:商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兄弟二人不和,逃到周。武王灭纣后,他们认为这是“以臣弑君”,于是不吃周的粮食,抱树而死。死后,人们把他们合葬在首阳山脚下。庙:供奉先人的房屋。云山高峻水流长:形容首阳山很高,水很清。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赞美了伯夷叔齐的高洁气节,也反映了作者的爱国情感。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云山高峻水流长,清圣名争日月光。
逃国衣冠同揖让,采薇歌曲忆羲皇。
齐桓竞霸雄风尽,唐帝征辽故垒荒。
地下应逢吴泰伯,可堪携手说兴亡。
【注释】
伯夷叔齐:商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兄弟二人不和,逃到周。武王灭纣后,他们认为这是“以臣弑君”,于是不吃周的粮食,抱树而死。死后,人们把他们合葬在首阳山脚下。庙:供奉先人的房屋。云山高峻水流长:形容首阳山很高,水很清。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赞美了伯夷叔齐的高洁气节,也反映了作者的爱国情感。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注释】 宿雾:清晨时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的细小水珠。 林薄:树林稀疏的地方。 探幽:探求深幽之处。 蟹舍:蟹洞,指螃蟹居住的地方。 卓杖:拄着拐杖。 葛衣:用葛布制成的衣服。 出岫:从山洞中走出来。 踽踽(jù):孤独的样子。 【译文】 山雾消散后,树林稀疏处隐约可见,我怀着探寻深幽之地的兴致继续登山。 经过一座小桥可以到达螃蟹的窝棚旁,我扶着拐杖站立在渔夫的矶石上。 雨点洒落在山麓
山雨 远峰深翠里,隐隐起轻雷。 石气蒸云上,山风挟雨来。 乱流争涧落,栖鸟破烟回。 明月东冈出,披襟坐钓台。 注释: 远峰深翠里,隐隐起轻雷:远处的山峰被浓密的绿色所包围,隐约传来轻轻的雷声。 石气蒸云上,山风挟雨来:石头的气息与云雾交融在一起,山风吹拂着雨水来临。 乱流争涧落,栖鸟破烟回:湍急的水流争相奔向山谷,栖息在树木上的鸟儿打破了烟雾的环绕。 明月东冈出,披襟坐钓台
《山晓》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1. 花气熏残梦,禽声唤宿醺。 - "花气熏":花香四溢,弥漫在空气中,使人们感到陶醉。 - "熏残梦":花香仿佛将人带入梦境之中,使人留恋不舍。 - "禽声唤":鸟鸣声唤醒了沉睡的人,使人们重新回到现实。 - "宿醺":酒意还未完全消退,仍然感到有些醉意。 2. 冈头一瀑下,村落数家分。 - "冈头":山岗之上,地势较高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来对比判断正误,首先从内容上看,“微雨忽晴”四句是全篇的主旨句,写诗人看到甘霖后欣喜之情;“断云携雨黑”写乌云密布,大雨即将来临;“落日散江红”,写夕阳西下,大江一片红霞。接着看第二联和第三联,“鸟湿愁深树”“鱼归会晚风”,写诗人看到大雁在浓云密布中飞去
秋日都门感怀五首其一 商声摧木落,生意在松柯。 大化已如此,孤贞奈若何? 【注释】 1. 商声:指秋风萧瑟的声音。摧:摧毁。 2. 木落:树叶飘落。 3. 生意:生命力。 4. 大化:大自然的造化。 5. 奈若何:无奈,怎么办呢? 译文: 秋风中,落叶纷纷,但松树依然生机勃勃,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坚韧。大自然的造化是如此,人的一生也是如此,我们无法改变命运,只能顺其自然。 赏析:
午睡 竹轩贪爽豁,高卧与峰齐。 枕上梦初觉,檐前日已低。 野花开绝壁,山鸟浴晴溪。 识得浮生理,闲云过岭西。 注释: - 竹轩:指竹子做成的轩窗。 - 高卧(hǎo wò):躺卧。与峰齐:和山峰的高度相同。 - 枕上梦初觉:在枕上醒来,刚刚进入梦境。 - 绝壁:陡峭的山崖。 - 山鸟浴晴溪:山里的鸟儿在阳光照耀下沐浴在溪流中。 - 浮生理:比喻世间的名利。 - 闲云过岭西
秋日都门感怀五首 其四 万物逢秋杀,荣枯此日看。 回风山骨慄,落叶雨声乾。 炼炭炊长馁,悬鹑衣自安。 敢云贫亦乐,颇惜后凋难。 诗句释义 1. 万物逢秋杀:秋天到来时,万物开始凋零,如同被“秋”这一季节所杀灭。这是表达自然界中生物生长和死亡的自然循环。 2. 荣枯此日看:从这一天开始,无论是生长还是枯萎的生命都将结束。这里的“荣枯”指的是生命的盛衰更迭。 3. 回风山骨慄:秋风如刀割
山行 每至幽栖地,长怀出世心。 缓随流水去,渐入白云深。 墟里淡斜照,烟萝生暮阴。 道逢樵牧侣,闲坐话中林。 注释: 每:每次、每每(表示频率) 至:到达 (表示地点或状态) 长怀:常常怀着 (表示感情) 缓随:慢慢跟着 (表示态度或行动) 流水去:随着水流而去 (表示动作) 渐入:逐渐进入 (表示状态) 云深处:在云雾缭绕的地方 (表示状态) 墟里:村庄里 (表示地点) 淡斜照
诗句解读 1. “七年才一晤,一晤复分襟。” - 七年: 指诗人与方问亭的相遇已经持续了整整七年。 - 才一晤: 指的是两人这次相见的时间非常短暂。 - 分襟: 分开时衣襟相随而分离,常用来比喻离别的情景。 2. “辛苦成何处,乾坤共此心。” - 辛苦: 这里表达了一种辛劳或者不易的意味。 - 成何处: 表示这种辛劳最终得到了什么结果或成就。 - 乾坤: 古代中国哲学中,“乾”代表天
诗句 1. 呼艇缘城角,移尊向柳涯。 2. 棹回天忽破,帆正浪空排。 3. 野景开晴旭,高云补断厓。 4. 中流同啸咏,真觉忘形骸。 译文 1. 呼唤着船桨,划向城墙角,移去酒杯靠近柳树的岸边。 2. 船桨划动,天空突然破碎,风帆正被浪花冲击着前行。 3. 开阔的原野景色展现在晴朗的早晨,高耸的云层填补了断崖的空缺。 4. 在江中畅快地吟咏,真的感觉到身体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注释
伯夷叔齐庙 天伦父命未分明,又值商辛历数更。 才智云兴方应运,黄农歌罢已捐生。 西山岫耸当年绿,滦水波流万古清。 野曲至今传牧竖,悽哀如听采薇声。 注释:天伦——指家庭或家族关系,泛指亲属。父命——指天命、命运。又值——正逢。商辛,即纣王(商朝末代君主),名受辛。历数,即帝王的统治时代。云兴,喻指人才的崛起。黄农,指舜帝。歌罢,指舜死。捐生,意为牺牲生命。西山岫耸当年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回归文本,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答。 首联写诗人在墨台城凭吊伯夷、叔齐庙时,追怀先圣遗踪,景仰高风入圣清的心境。 颔联是说伯夷、叔齐两人虽存于万古之间,但他们的事迹仍让人叩马而敬。两人心事遂逃名是说自己虽然不追求功名利禄,但内心仍想效仿古人,实现其“心远地自偏”的高远志向。
伯夷叔齐庙 天畔巍巍吊古台,征衣遥望拂尘埃。 荒榛合㳫山间路,颓壁阴森雨后苔。 悴貌入来方暂拜,名心相对已潜灰。 前途西望寒云起,牢落秋风首重回。 注释: 1. 天畔巍巍吊古台:形容古台的宏伟和庄重。 2. 征衣遥望拂尘埃:穿着出征的衣服远远地望去,尘土飞扬。 3. 荒榛合㳫山间路:荒芜的树木丛生在山间的小路上。 4. 颓壁阴森雨后苔:倒塌的墙壁上长满了阴森的苔藓。 5. 悴貌入来方暂拜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第1句:出山海关是日宿叶家坟 注释: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离开山海关的时候,我在叶家坟过夜。这里“叶家坟”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具体的地点。 第2句:又逐西风出塞垣,却将辽海作家园 注释:意思是说,我又被西风吹动,离开了塞垣(古代边塞上的城墙),但最终却把辽海当作了自己的家园。这里的“塞垣”指的是边塞上的城墙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感情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意,理解诗句的含义。同时,要抓住诗句中描写的关键意象,分析其作用;还要结合注释,了解诗歌的背景及作者的情感等。 出山海关是日宿叶家坟:从山海关出来,那天住在叶家的坟地里。 龙冈夜雨晓初收,惊见霜花草际浮:在龙冈上连夜下雨,到拂晓时才停歇
诗句: 1. 艾明德叶圣嘉蔡宗鲁魏文壁与余皆庚午年生交最善十年来相继物故归而哭之 译文:艾明德,叶圣嘉、蔡宗鲁、魏文壁都是我和我的同庚之人,我们共同度过了十年的时光,他们相继去世。当我回到家中时,便忍不住哭泣起来。 2. 又随征雁上长安月照离筵惨不欢满眼穷愁悲骨肉空囊冰雪走饥寒炎凉作客肌肤惯天地无家去住难八口关心聊复尔松楸回首泪阑干既痛逝者且自念也 译文:我又随着大雁飞向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