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艇银塘夜泊迟,木樨风细夜衔卮。
箫声隐隐渔家外,正是前峰月上时。

夜泊箫声

小艇银塘夜泊迟,木樨风细夜衔卮。

箫声隐隐渔家外,正是前峰月上时。

译文:
夜幕降临,我乘坐的小舟缓缓地停靠在银色的池塘边,泊船的时间比平时晚了很多。微风拂过,木樨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夜晚的气息中还夹杂着一丝酒香。
远远地,我听到箫声从渔家传来,那声音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像是被风轻轻吹散。我不禁想到,这箫声仿佛是从遥远的前峰传来,那里的月亮正高挂在天空,照亮了整个山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图。诗人在夜泊之际,被那悠扬的箫声所吸引,那声音似乎来自远方的前峰,又像是从渔家的窗外传来。这种听觉与视觉的结合,让诗人感到一种宁静而又遥远的美。
诗中的“小艇银塘夜泊迟”一句,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月光如水,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诗人坐在小船上,看着夜色中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宁静与满足。
接着是“木樨风细夜衔卮”,这句诗以木樨和风作为画面的主体,描绘出一幅风轻云淡的夜晚景象。木樨花开得正好,花香沁人心脾;微风吹过,带来了一丝清凉。在这样的夜晚,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诗人并不满足于眼前的美景,他的目光转向了远方。“箫声隐隐渔家外”,这句诗将镜头拉远,聚焦到渔家之外。那里传来了箫声,那声音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如同天籁之音。诗人不禁想象起来,那箫声是否就是来自那遥远的前峰?在那里,月明星稀,山水相映,是不是也有着同样的美丽与宁静呢?
最后一句“正是前峰月上时”,诗人把目光定格在那遥远的地方。前峰上的月亮正在升起,照亮了整个山林,也照亮了诗人的心。这一刻,诗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箫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人也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整首诗更具有了诗意和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