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茅结似老僧关,四面青光落古颜。
闲我两人当九日,读残半卷暝千山。
天平秋气绿菰外,客瘦夕阳黄叶间。
风雨满城听未得,此中高卧不知还。

【注释】:

重九:指重阳节。偕:同。许有介山:地名,在江苏高邮县北,作者曾隐居于此。读书:指阅读诗文。数茅:数茅草,即茅屋。关:门户。青光:青色的光线,这里指月光。半卷:半卷的诗稿。暝:傍晚。天平:指高邮县,古称天平山。秋气:秋天的气候。菰:水生植物,又名茭白,可食。客瘦:客中消瘦。黄叶:秋天的树叶。风雨满城:风大雨大,满城皆是雨声。未得:没有得到。不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1053年(宋神宗熙宁六年)九月一日,诗人与友人许由同在许有介山上读书,重阳佳节,两人共读诗篇到天黑,但因风雨太大而没有回家,只好在山上高卧不起。诗中表现了诗人与朋友相知相惜、共度良宵的情景和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全诗写景状物生动传神,抒情真切自然。

首联“数茅结似老僧关,四面青光落古颜”,是说诗人和友人在茅屋前,像僧人一样盘腿坐下,点起茅灯,四周被青光包围着,宛如一幅清雅绝尘的画面。

颔联“闲我两人当九日,读残半卷暝千山”,描绘了诗人和友人一起在重阳节里品茗赏菊,共吟共咏的场景。他们一边品茶赏菊,一边吟诵古诗,直到天色渐晚,月亮升起时才意兴已尽,于是收拾行囊准备下山。

颈联“天平秋气绿菰外,客瘦夕阳黄叶间”,描写了诗人和友人漫步在秋色宜人的高邮城中,欣赏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尾联“风雨满城听未得,此中高卧不知还”,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之情。尽管风雨交加,但他依然坚持着自己高卧不回的决定,因为他知道,他的朋友们还在等待着他的归来。这种执着的精神令人钦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