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瘦骨老江乡,休管名流笑我狂。
别院纵无葵向日,疏篱犹有菊凌霜。
北游回想皆陈迹,南望今经几战场。
若到孝陵论霸业,为予杯酒酹斜阳。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祐六年(1091年)被贬黄州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己遭遇的悲愤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寄仲容南京
安排瘦骨老江乡,休管名流笑我狂。
别院纵无葵向日,疏篱犹有菊凌霜。
北游回想皆陈迹,南望今经几战场。
若到孝陵论霸业,为予杯酒酹斜阳。
译文:
我在江边的故乡已经消瘦不堪,不要理会那些名流对我的嘲笑。
虽然别院没有葵花向着太阳,但菊花依然傲视寒霜。
回想起北方的游历,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而南方的战火已经蔓延到了这里。
如果我能到达孝陵去谈论霸业,我愿意为你敬上一杯美酒,以此来祭奠你逝去的生命。
注释:
- 安排:安顿,安排。
- 老江乡:指故乡在长江边,岁月已逝。
- 休管:不要去理会。
- 名流:有名的人。
- 狂:狂妄自大、不拘小节。
- 别院:别住的地方。
- 葵向日:向日葵总是面向太阳。
- 疏篱:稀疏的篱笆。
- 陈迹:过去的遗迹。
- 南望:向南眺望。
- 孝陵:指南京附近的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
- 霸业:指雄心壮志、雄心勃勃的事业或功业。
- 酒杯:比喻生命。
- 酹(lèi):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他在诗中写道:“安排瘦骨老江乡,休管名流笑我狂。”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名流的不屑一顾。他认为自己已经老了,应该接受现实,不再去理会那些名流对他的看法。
“别院纵无葵向日,疏篱犹有菊凌霜”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执着追求。他虽然身处异乡,但仍然保持着坚韧的品质和乐观的精神。
最后两句“北游回想皆陈迹,南望今经几战场”则表达了他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他认为过去的游历已经成为了过去的历史,而南方的战火却愈演愈烈,让人心生忧虑。
整首诗充满了苏轼的个性和情感,通过诗歌的形式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