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飞鸿印雪泥,吟鞭忽指夜郎西。
撩人花月思吴苑,入画山川忆会稽。
万古真灵通指顾,半生踪迹付轮蹄。
幻游旧什偏零落,手浣蛮笺刻意题。
【注释】
①和朱鹿岩:朱鹿岩是作者的朋友,当时正在四川。大酉洞:在贵州遵义附近。②吟鞭:指马鞭,即“骑”。③吴苑:春秋时吴王夫差曾建姑苏台,今苏州市西南有吴宫遗址,相传为吴王的园林。④会稽:在今浙江绍兴东南。《越绝书》说:“禹治水后,使文山作土阶道,以通江东。”⑤万古真灵:指神祗。通:感应。⑥轮蹄:指车轮。⑦幻游:形容游历。⑧蛮笺:少数民族用的一种纸张。题:写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游览贵州遵义附近的大酉洞时所作。诗中既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首句“到处飞鸿印雪泥”,写旅途所见。鸿雁南飞,留下足迹,这是常事。但此处却着一“印”字,便使人想到这足迹不是一般的痕迹,而是鸿雁的足印。这“印”字下得妙,因为它不但点出时间(冬春之交)和地点(南方),还暗示了季节。
次句“吟鞭忽指夜郎西”,“指”字下得也很妙,因为这里所说的“夜郎”,指的是贵州的夜郎县,而这个县在古代并不产丝,所以这里说的“夜郎”实际上是指贵州境内的黔西高原地区。这一带地势复杂,交通困难。因此,“吟鞭忽指”就写出了诗人急于要见到朋友的心情。
三、四两句写到了贵州的自然风光。“撩人花月思吴苑”,意思是说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诗人不禁思念起吴地来。“入画山川忆会稽”,意思是说诗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山水之中,想起了会稽这个地方。会稽是春秋时期的吴国都城,也是吴国的发祥地。诗人之所以要怀念会稽,是因为这里是他的家乡,是他生长的地方。“吴苑”和“会稽”都是地名,诗人把两者联系起来,说明他不仅怀念家乡,而且怀乡情切到了极点。
五、六两句写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感受。“万古真灵通指顾,半生踪迹付轮蹄”,这是全诗的关键句。“万古真灵”指天地万物,“通指顾”是说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有灵性,能相互感应。“半生踪迹付轮蹄”的意思是说诗人一生奔波忙碌,就像马儿奔驰于车辙之间一样。这里用了一个比喻,把人的行踪比作马蹄的奔驰,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这种热爱不仅仅是一种欣赏的态度,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归宿。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这次游历所作的总结。“幻游旧什偏零落,手浣蛮笺刻意题”,意思是说这次游历所写下的作品都已经散佚了,现在只能凭记忆来回忆了。“蛮笺”指的是少数民族用的一种纸张,这里用来指代诗人自己的作品。“刻意题”则表明了诗人对这次游历的重视程度。
【译文】
到处是飞舞的大雁印下的足迹,突然指向了夜郎的西边。
撩动人心的是那花月之美和吴苑之思,我仿佛置身于会稽山水之间。
万古以来的神祇都能感知我的心意,半生的行踪像车轮的滚动那样不定。
这次游历留下的诗词都散落了,我只好用手浣洗着蛮笺来刻意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