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积雪消,霁色散平楚。
微风扇淑气,闲云澹容与。
溪流春涨主,历历鱼堪数。
悠扬远寺钟,掩映隔村树。
翠壁倚高寒,晴霞横一缕。
阳阿花欲绽,幽涧禽交语。
羡彼山中居,遐观独延伫。
【注释】
西山:指终南山,因在长安城西南,故称。积雪消:山间积雪融化。霁(jì):雨过天晴。平楚:草木茂盛的平原。淑气:好风。闲云:轻浮悠闲之云。澹容与:形容闲散自在的样子。溪流春涨:春季溪水上涨。历历:清晰可见。悠扬:声音遥远而清亮。阳阿:地名,在今陕西渭南县东南。花欲绽:指花朵即将绽放的状态。幽涧:幽静的山涧。禽交语:鸟鸣声相互应答。
【赏析】
《春晴野望》,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诗人从早到晚对自然景物进行了精细而富有感情色彩的观察和描绘,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动感。全诗写景状物,细腻清新,生动逼真,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也体现了唐代山水田园诗的特色。
首联两句是写春日山中天气转暖,阳光照耀着大地。“西山”点出地点,说明是在终南山,“积雪消”说明雪已融化,“霁色散平楚”说明雨后初晴,阳光照到原野上,万物都显得特别明亮。这里既写出了山中天气的变化,同时也表现出了大自然的生机。
颔联两句进一步写山中景色,“微风扇淑气”,意思是春风轻轻地吹拂着大地,带来一股股新鲜的空气;“闲云澹容与”,意思是那飘荡的白云悠闲自得地舒卷自如。这两句通过描写春风、闲云等景象,进一步烘托了诗人所要表达的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
颈联两句则具体描绘了溪水上涨的情景以及山中鸟儿互相呼唤的景象。“溪流”点出地点,“主”在这里指的是主宰者,即溪水,“春涨”则是说溪水因为春天的到来而上涨。“历历鱼堪数”,意思是清澈见底的溪水中鱼儿清晰可见,可以数一数。这两句通过写溪水的上涨和鱼儿的清晰可见,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尾联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居所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悠扬远寺钟”中的“悠扬”形容钟声高亢而悠长;“掩映隔村树”中的“掩映”是指树影交错、互相掩盖的样子,“隔村”则表示距离较远。这两句通过描写远处寺庙的钟声和树木之间的掩映关系,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语言清新明快,形象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唐代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致描绘和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