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服芒鞋早办装,重来携酒兴犹狂。
临风野啸随溪响,出谷春衣带草香。
洞口土花封古字,山腰人影动斜阳。
扪岩姓氏谁堪语,一片寒碑白侍郎。
注释:
蕙服芒鞋早办装,重来携酒兴犹狂。
蕙色布衣、芒鞋,是诗人初到三游洞时的打扮。“重来”表明诗人多次游览此地。携酒而来,是因为山中景色迷人,令人流连忘返。
临风野啸随溪响,出谷春衣带草香。
在山风中大声呼喊,发出阵阵回声。走出山谷后,春天的衣物上带着草木的香味。
洞口土花封古字,山腰人影动斜阳。
洞口的土花被岁月冲刷得模糊不清,似乎封存着古人的字迹。山腰上的身影随着斜阳的移动而晃动。
扪岩姓氏谁堪语,一片寒碑白侍郎。
攀爬岩石时,我不禁想起了那位姓白的唐朝官员,他的名字和事迹都刻在了这块寒碑上。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三游洞风景的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形象,将三游洞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描绘得栩栩如生。
首句“蕙服芒鞋早办装,重来携酒兴犹狂。”表达了诗人对三游洞的喜爱之情。他早早地准备好行囊,带着酒意再次来到这个美丽的景点。这里的“蕙服芒鞋”是诗人对自身形象的描绘,“蕙服”指的是淡雅的衣裳,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洁和高洁;“芒鞋”指的是草鞋,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而“重来携酒兴犹狂”则展现了诗人对三游洞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无尽向往。这两句通过描写诗人的装扮和心情,为全诗定下了欢快、轻松的基调。
第二句“临风野啸随溪响,出谷春衣带草香。”进一步描绘了三游洞的自然景观。诗人站在风中大声呼喊,仿佛与山风共舞;走出山谷后,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这里的“出谷”指离开山谷,“春衣带草香”则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气息。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第三句“洞口土花封古字,山腰人影动斜阳。”则转向了三游洞的历史和文化。洞口的土花被岁月冲刷得模糊不清,似乎封存着古人的字迹。山腰上的身影随着斜阳的移动而晃动,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这两句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三游洞文化的敬仰和尊重。
尾联“扪岩姓氏谁堪语,一片寒碑白侍郎。”则是诗人对三游洞的评价和期待。攀爬岩石时,他不禁想起了那位姓白的唐朝官员,他的名字和事迹都刻在了这块寒碑上。诗人希望通过这次游览,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位官员的故事,并从中获得启示和感悟。这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期望,展现了诗人对三游洞的敬意和对未来的期望。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展现了三游洞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诗人通过对山水、历史遗迹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仰。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好诗。